不支持Flash

为了乾隆石碑,我们要搬家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0日08:10 东方早报

  亲爱的燕子:

  在上海过年还好吗?今天是大年初二了吧,我回家已经3天了。

  我的家在浙江余杭塘栖,我记忆中的小镇是古朴的,京杭大运河穿流而过,古桥、古井和石碑,黛墙青瓦,小桥流水人家。不过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小镇经历了开发,日益“繁茂”的商品房,让我觉得这里很现代也很陌生。昨天陪老妈出去逛街了,我努力回忆着以前的小镇,街上有廊坊,沿河有美人靠;有72座半桥,72条半弄堂……可是一路走下来,充斥着我眼球的都是新建的钢筋水泥商品房。

  今天家里还来了杭州的亲戚,姑妈带着她的一双儿女,及一双儿女的儿女来到了我家。初来小镇,两个小孩无比兴奋,直接冲进了我家的后院,说是要看看“乾隆石碑”,据说石碑是文物,乾隆下江南的时候,当地的居民为了纪念而树立的,石碑有20米高,原本上面刻着的字经历了两三百年的风雨而模糊了,不过前两年镇政府对石碑进行了修缮。

  小朋友们的这种兴奋劲在我身上显然是找不到的,从我记事起,我就生活在“石碑”旁,所以我从没觉得这块石头有什么稀罕。

  晚上我和爸妈、奶奶一起吃饭。妈妈停下筷子,突然兴奋地告诉我,我们家可能要搬家,因为“乾隆石碑”。“镇政府考虑把我们这条街开发成旅游景区,我们的房子跟街道的整体风格不一致,加上正好挡住了石碑,所以可能要拆了。”

  夜里睡觉的时候,我脑海里回忆起昨天逛街回来的情景,下午3点半,街上已经没什么人了,临街的店铺也大多关了门。静悄悄的马路上,我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记得电影《娜娜》里面的莲,做乐队成名后,依然租住着乡下那个仓库,还说年纪大了以后是要回去的,因为那是他的“根”。而对我来说呢,不管是喧闹的小镇,变了模样的小镇,还是静谧的小镇,不管它是哪一副面孔,这里都是我的“根”。

  杨洁

  2007年2月19日

   致读者告别阴雨,上海迎来一个艳阳天,就让留守上海和离开上海回到家乡的记者们互致书信,讲述这个春天发生的故事吧。“2007春·两地书”2月17日-25日连续刊出。读者朋友,您也可以把您在这个春节遇到的人和事、您的感触写信告诉我们,我们会摘选刊登。稿件请发邮箱

早报记者 杨洁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