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活动丰富令人着迷 老街庙会让"邕味"春节妙不可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2日06:06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甘宁

  南宁市首届文化庙会于2月20日(大年初三)在白沙大桥下的“邕州老街”开幕。两天来,这里丰富多彩的庙会活动和古色古香的老街面貌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

  巡游表演

  你方唱罢我登场

  2月20日上午11时30分,在人头攒动的“邕州老街”现场,只见人群纷纷向道路两边集中,庙会巡游活动开始了。伴随着锣鼓奏乐,身着清代兵服的“邕兵”首先在前面鸣锣开道,欢快的舞狮队紧随其后。接着是身着东盟10国民族盛装的模特方队款款走来,向观众们展示东南亚的迷人风情。

  之后,精彩的“宾阳飘色”出场。“宾阳飘色”又称彩架,在设置巧妙的台架上,由2至4名儿童装扮成各种戏曲人物的造型,只见高处人叠人,看不见台架和机关。惊险和巧妙的设计获得了一路赞叹。

  随后出场的第二巡游方阵洋溢着浓浓喜气,由精美的绣球龙开道,接着是欢快的腰鼓队、民俗婚嫁队,还有唢呐喧天的邕州八音队。一名头戴礼帽的“老外”充当了新郎官的角色,骑着一匹布制的“白马”,披红挂绿地迎接新娘。不仅观众笑得前仰后合,连巡游演员自己也忍俊不禁。

  第三巡游方阵则由呼呼生风的香火龙打头炮,这是一条身上插满点燃的香的竹龙,舞起来香火星星点点,气氛十足。接着是欢快的马山桧鼓队,还有秧歌队和杂耍队。装扮成西洋小丑的高跷队以滑稽的表演获得了不少欢呼。

  据介绍,从大年初三至初七,“邕州老街”庙会每天上午11时左右都将有南宁传统特色的节目演出。包括旧时街知巷闻的《邕州叫卖调》、卖鸡腔、邕州儿歌,以及横鼓《达公乐》、师公器乐、变脸绝技等等,让游客过一个传统邕味年。

  杂货小吃

  八桂饮食共飘香

  明清建筑风格的邕州老街绵延1.8公里,汇聚了350家以经营奇石、字画、古玩、盆景、花木为主的商铺。庙会现场还有220余家参会摊点,经营各色杂货、小吃等等,让游人边吃边逛,感受庙会的热闹气氛。

  昨天,市民王先生偕妻携儿全家出动逛庙会,沿途买了横县木瓜丁、荔浦芋头、梧州腊肠等广西特产,还品尝了南宁粉饺、巴马香猪粥、靖西酸品等各色小吃,还在啤酒摊位的木桌前坐下享受了一杯本地产啤酒,感到这个年过得“年味”十足。

  在庙会上,各种有传统特色的小吃和商品最受欢迎。一家宾阳酸粉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队。在唐装摊点前,不少市民喜滋滋地购买红色喜庆唐装,迫不及待就穿上了身。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认为庙会的形式很不错,但特色小吃的种类还不够丰富,希望能引进更多的广西小吃,让游客感受传统风味。

  传统民俗

  南宁市民最喜欢

  在文化庙会上,最吸引人们的还是捏面人、做绣球、蜡染、冰糖葫芦等传统工艺。捏面人的摊点被孩子们围得水泄不通,在捏面艺人的手里,五颜六色的面团迅速地变成了孙悟空、猪八戒、机器猫等形象。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太太特地买了一个面人来重温童年记忆。

  在表演台上,来自河池南丹的蜡染艺人在表演苗族蜡染技艺。这个23岁的小伙子全身的服饰都是自己制作,全套衣服的刺绣和蜡染花费了5年时间。与他同台表演的手工纺纱、打油茶等也让观众一饱眼福。

  庙会现场的棉花糖制作、手工绣球、民间剪纸摊位聚集了很多人气。某书画社的摊位还举行了别开生面的现场书画拍卖活动,一位市民以40元的价格就拍得了一幅梅花图。据该书画社工作人员介绍,两天来他们已拍卖出三四十幅作品。

  在庙会上还有抛圈、打气球、掷沙包等游艺活动,吸引了许多游人参与。有市民认为,首届庙会上的游艺活动还不够多,如果能有更多的传统工艺如扎花灯、吹糖人等展示,或再增加一些参与性强的游艺项目会更精彩。不少游兴未尽的市民表示,下届庙会还会来参加,并希望庙会越办越好。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