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0年孜孜追求只为用上电 请看“袖珍村”求电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2日06:06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钟亮 通讯员 黄丹

  2月7日晚7时30分,宾阳县露圩镇田僚村欢声笑语,鞭炮齐鸣,村民全体出动纪念这个特殊的时刻。原来,这个仅有4户人家的“袖珍村”,在孜孜追求了整整20年后,终于第一次用上了电。据了解,2007年春节前夕,宾阳已投入135万余元建设“通电工程”,该县12个“袖珍村”的130户村民结束了无电史。

  盼 整整盼电20年

  田僚村坐落在露圩境内最高峰的半山腰上,离露圩镇约12公里。穿过3座山峰,跨过一处水库才能到达,一路走,一路都是盘山险道。

  说是村,其实只住了4户黄姓人家,全村男女老少才30多人。早在1987年,两公里开外的百合村就用上了高压电,而高压电线就在200米开外蜿蜒而过,与田僚村没有交汇点。

  每到晚上,远处灯火辉煌,照得田僚村人眼花缭乱,大家眼中就多了一丝渴望。去百合村拉条电线来,不就引来了光明?田僚人找到村干部,又找到当时的供电部门,苦苦央求,有关部门解释:“不行啊,变压器的负荷定好了的,不能满足你们的要求,况且拉两公里的低压线路,也不安全。”唯一的办法是自筹资金,购买变压器和电杆、线路等设备,大概需要4万元,这简直是天文数字!希望破灭了。

  没有电,真不方便。村民黄召桂说,大人没电视看,晚上摸黑,热天睡顶楼,苦点也无所谓,可小孩晚上做作业就成了难题。2004年3月的一个晚上,村民黄召杰的小孩正点着煤油灯看书,不小心绊倒了灯火,煤油四溅,火花飞舞,瞬间点燃了蚊帐,烧着了被子。小孩大哭,全村人提起水桶冲进他家,将火浇灭。此后,全村不敢再用油灯,改点蜡烛。最近几年,眼看着附近村民家添置了各种家电,而田僚人仍过着油灯蒲扇数星星的“原始生活”,村民们坐不住了,从2001年开始,多次向有关部门“诉苦”求电。

  求 一宿光明价八千

  用不上高压电,黄召桂没有死心。10多年前,他就“盯”上了附近的百合水库。水库下游建有电站,如果从厂房的照明电里分出一点点,不就能满足村里的用电需要了么?想法促成行动。从2001年开始,黄召桂每年都外出打工,积攒购买电线电杆的费用。2005年5月,他攒了8000多元,算算够了,于是买了4条标准电杆和上千米电线,请来20多人帮忙,又请专业电工接线,终于从水库引来了光明。

  黄召桂还记得,通电那天是当年的5月14日。可只高兴了一晚,第二天就有人来通知他拆掉电线,同时告诉他,这样属于私自接线,安全没有保障。黄召桂愣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最终,他还是拆掉了电线,田僚村的夜被点亮一次后,再次被掐灭了。

  叹 何时用上放心电

  在田僚村人孜孜不倦地追求光明的过程中,曾有过自己发电的光荣历史。那是2004年春节期间,几位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凑了2000多元钱,买回3台功率为千瓦的汽油发电机组。大家手忙脚乱地接好了电灯,启动了发电机组。随着“突突”的声音,大家屋子里的灯泡都亮了起来。

  可就在大家高兴时,“突突”声停止了,电灯也随之熄灭。一检查,原来是汽油用完了。赶紧加了一箱油,继续发电。后来干脆将汽油管接进油箱,直接从塑料桶里供油。4天后,100元的汽油被消耗得一滴不剩。村民大为惊愕:“这个发电机组真是个油老虎,1个小时要消耗8元多钱的汽油!”于是,村民们产生了两种意见,一些人希望卖掉村里的木柴买汽油,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费用实在太高,而且今后还要维修、保养,已经成了大家的负担,应该卖掉。后来,大家算了一笔账:即使把村里的木柴全部卖掉,也只能买供发电3个多月的汽油,于是只好把发电机组卖掉。

  喜 亮亮堂堂过新年

  2007年1月,甘棠供电所工作人员来到田僚村找到黄召桂,让他赶紧打个申请免费安装高压电的报告。“真能免费?不会有这样的好事吧?”虽然心有疑惑,黄召桂还是把报告交到了供电所。2月1日,供电所长通知村民说,设备已经到位,叫他们派代表去提货。2月2日,村里的劳动力全部出动,帮助供电部门架设线路。挖坑树杆用了两天,接线用了一天,到了2月7日晚上7时多通电,前后只花了4天时间。

  8日中午,记者来到该村时,黄召杰的小孩正在拉墙壁上的开关,日光灯发出柔和的光,黄召杰在一旁笑呵呵地看着。“终于通电了,我们真的太激动了。昨天晚上,我们一直聊到凌晨3时还没睡意,又吃了夜宵才各自回家。”8日正好是露圩的圩日,每家都派人上街选购电视机。

  据了解,春节前后,该县的一批“袖珍村”将完成通电工程建设,用上放心电。在这次大规模的通电工程建设中,宾阳共完成135万余元工程投资,先后为12个村解决了无电的难题,“村村通电”工程基本完成。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