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我们都流淌RH阴性A型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2日13:08 新民晚报

  叶先生年前奔赴金山为沈老伯捋袖,昨天,5名相同血型的朋友上门给他拜年——

  为了救助血型特殊的七旬老翁沈老伯,他们走到了一起。昨天下午,本报记者跟着沈老伯的儿子沈建平和5位RH阴性A型血的读者,一起到热心献血者叶德昌家拜年,绿亮电动车有限公司为他送去一辆电动自行车。大家在给他送去新年祝福的同时,也发出倡议:互留联系方式,建立互助网络。

  沈老伯站得直了

  也许因为血管里流淌的是同样的稀有血,一见面,大家就打开了话匣子。

  本报去年12月14日为沈老伯发出紧急呼救后,3名RH阴性A型血的好心人便结伴去了金山区血液中心,盛洁当时还在哺乳期,所以,只有叶德昌和胡阿姨符合献血标准。12月25日,叶德昌完成了自己55岁前的“最后一献”,53岁的胡阿姨也为沈老伯捋袖。

  胡阿姨和叶德昌从此成了好朋友。这次再度相逢,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沈老伯的身体。沈建平说,去年底,他父亲的手术很成功,他的腰告别了90度,直了起来,原来伸不直的腿脚现在也灵便了,可以独立行走10米左右的距离,上下楼梯也能自理了。

  曾多次捋袖救人

  参加昨天拜年聚会的有6人是RH阴性A型血。王镇兴带来了3张无偿献血证;刚从同济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刘燕,几年里,已经献血1500毫升;62岁的曹正麟老伯至今已献血4000毫升。他说,尽管献血有18~55岁的年龄限制,但他在超过献血年龄后,遇到两次血库告急,还是毫不犹豫地献了血。前不久刚得知自己是特殊血型的黄小姐虽然体重不达标,但她打算努力增肥,早日加入献血行列。

  交谈中,记者发现,他们都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属于特殊血型。之后,他们每当听到有相同血型者有难,都乐意帮忙。

  互助缺新生力量

  叶德昌开摩托车曾多次被撞,幸亏都没有受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曹老伯是上海RH阴性献血志愿者俱乐部成员,他说,俱乐部已知的RH阴性A型血者有50多人,但是他们很少有机会相互认识,他觉得,“我们其实是捆绑在一起的”。这句话引起了共鸣,于是,参加聚会的好心人倡议,互留联系方式,建立稀有血型互助网络。

  叶家济济一堂气氛热烈,然而,大家也发现,除了黄小姐和刘小姐之外,其余4人都快到55岁这一献血的年龄上限了,不禁对“老龄化”流露出担心。“但愿能有更多的新生力量加入”,这也是此次聚会者的共同心愿。

  实习生王瑜明本报记者陈浩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