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节日消费尴尬:低价手机高话费 团圆饭吃"二道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3日05:32 广西新闻网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记者庾琳 实习生唐建富

  新年里正是购物的好时机,各种优惠和酬宾活动让消费者目不暇接,然而一些不良商家,却乘机大搞欺诈活动,或者将质量较次的产品也拿出来混杂着卖。这个春节,不少消费者还过得真有些尴尬。

  买手机:低价手机高额话费

  节前,本报曾报道了南宁市一先生在朝阳路一通讯城购买低价手机被套取高额话费一事。近日,不少消费者反映,春节期间,类似该先生的遭遇他们也遇到。

  2月21日,南宁市民萧先生被一通讯城摆的“迷魂阵”给迷住,并陷入圈套,最终被迫掏出900元现金,购买了一部没有商标的假手机。

  当日,萧先生途径朝阳广场天桥附近一通讯城时,被一私人商铺的低价手机吸引。店员热情地为他介绍了众多新款手机,最后他选中了一款店员声称只售399元的手机。经过讨价还价,该型号为T590的CECT手机以360元成交。同时,他还在此买下了60元的手机卡,一共付给店员420元。

  萧先生说,随后,另一店员带着他进入仓库拿手机。还没看到手机,他就被要求签订一张话费合同,要求必须预付40个月的话费,每月最低消费25元,共1000元的话费。“至此,我这才意识到遭遇了敲诈,并坚决要求店员退款。但是,店员看到我不愿再往‘套’里钻,便说不预交话费就不能拿到手机,更不可能退款。”萧先生说,单独购买这款手机,对方只能给予7折的价格900元,手机原价为1250元。也就是说,他要拿走此款手机,还要再付480元。

  无奈之下,他只得花了300元拿到店员指定的一部手机。“这个手机外壳竟没有商标,店员也只给了我一张通讯城的保修卡!”2月22日下午,他带着这款手机到了CECT手机专卖店检测,其结果竟是此款手机是拼装的机子,实际价格不足100元。

  与此同时,家住武鸣的石先生也掉进了“低价手机”的陷阱。石先生说,2月15日,他也是在该通讯城一商铺看到一款时尚手机,该手机具有MP3、MP4等功能,售价仅300元。在交了钱后,他便糊里糊涂地签了预交话费的合同,最后他并被索取980元的话费。身上仅剩100元的他,因无力承担高额的话费,便要求对方酌情退款。店员表示不能退款,只给了他一款“新手机”。

  随后,他发现此款新手机的包装盒子和说明书,竟然是别的牌子,充电器也是一个随处可买到的“万能充电器”而已。

  吃皮蛋:味道怪怪很刺鼻

  平时喜欢吃皮蛋的胡先生,2月10日在南宁市中华二支路利客隆超市买了8个皮蛋。回家后,他一拨开两个皮蛋的蛋壳,就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好像是一种硫酸的味道,吃到嘴里面觉得喉咙有一种被针刺的感觉!”他描述说,“当时我也没太在意,当天就吃了两个皮蛋。”到了第二天,他发觉喉咙很疼,但还没有意识到是皮蛋引起的。因此,也不舍得把皮蛋扔掉,还吃下了两个皮蛋。

  随后,症状加重的胡先生不得不买药,看医生,并在医院打了点滴才缓解了病情。随后,他就此事联系了该超市,超市一工作人员要求他出示医生证明才能给予补偿。而且,证明上必须写明,他的病情是由于食用此种皮蛋引起的。

  但就诊医生表示,任何一种病情都有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所以不能开具这样的证明。

  2月22日晚,记者联系上该超市店长陈小姐。她表示,胡先生于大年初一时打电话到利客隆营运部反映过情况。对此,他们认为,皮蛋本身没有问题,吃了怎么可能会喉咙疼。而胡先生不可能一天就只吃皮蛋,喉咙疼是否是吃皮蛋引起的,难以说清。当然,皮蛋是从该超市卖出,如果确实有问题,并且有医生证明,胡先生的病是因吃皮蛋引起的,他们愿意承担责任,给予赔偿;同时,超市也好就此与厂家理论。而且,他们建议胡先生将剩下的两个皮蛋,拿到超市来让他们检查。但之后,胡先生没再找过他们。

  团圆饭:席间玉米棒被啃过

  大年初三晚,韦先生一家人慕名前往南宁市古城路小南国饭店吃团圆饭,结果发现汤中的一个玉米棒,居然“缺”了一口。

  韦先生说,2月20日,他们一家在该饭店订了一桌晚宴,其中有一道菜是玉米汤。玉米汤上桌后,家人在喝汤时发现,其中一个玉米棒缺了一口。他夹起玉米棒细看,好像是被人咬过。“是被人咬过、还是被老鼠咬过?”一家人顿时食欲大减。韦先生就此事当时向值班经理协商,但对方表示,玉米缺少一口,是顾客们自咬了再放进去的,还是在没上桌之前被咬过的呢,一时难以说得清楚。因此,责任在顾客还是商家,双方协商不一致。

  对此,小南国饭店古城店门店服务员文小姐表示,玉米汤是砌好了煲的汤,一般玉米煲的时间稍久一点,总会掉下几颗,可以肯定,该玉米棒并不是被咬的。而且,即使服务员要偷吃也不会只偷吃一口,再丢进锅里。但考虑到是大年初一,该店并没有收取玉米汤的费用,而且给韦先生一家打了8折。

  这粽子:家人吃出一嘴苦味

  大年二十八才领回的粽子,正月初二打开一品尝,竟然吃出一嘴苦味。

  2月20日,南宁吉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单位过年发了6个大粽子,回家打开盒子时,发现包裹粽子的真空袋已经漏了气。当时,他心想,大冷天的,粽子的袋子漏气估计也坏不了,就让家人尝了一口。谁知,一口粽子没吃完,家人便吐了出来。原来,这粽子已成了“苦”粽子。

  随后,吉先生按照粽子包装袋上的电话,欲与厂家联系,但一连拨打数次,始终无法接通。最后,吉先生的家人通过114找到了厂家某某饭店。第二天,该饭店的王经理来到吉先生家中,解释说有可能是粽子在运输过程中真空袋磨损而造成食物变质。并在当天给吉先生换取了同等数量的粽子。

  对于饭店的做法,吉先生表示比较满意。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