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80后过年仍希望保留传统习俗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3日07:25 南京晨报

  80后一代在祖辈父辈眼中是不听话、自我、讲享受、不愿承担责任的化身。然而,今年春节期间,80后在坚持传统的同时,更讲究对传统的创新与扬弃。

  “过年必须要回家!”“真希望仍然保留过年那天给长辈磕头的习俗。”这些就是出自“异类”的80后之口。

  没回家心底慌 年夜饭很重要

  小余出生于1983年,供职于一家媒体。去年春节,因为工作的原因,他没能回家过年,今年春节,小余无论如何都无法“坚守岗位”了,离过年还有半个月,他就已经盘算过年回家的事情。

  小余的老家在徐州,“离南京也不是很远,本以为过年回不回家无所谓。”小余说,可是仅仅去年一次没回家过年,小余的心底就开始百感交集,那年母亲因为思儿强烈,挤了五六个小时的火车赶到南京,就是为了看一眼小余。那年,小余第一次体会到了“亲情”二字的含义。“父母年岁都大了,总不能指望他们年年来南京看自己吧。”小余说,今年他早早就向领导请假回家,虽然在家呆了短短三天,但已足够,“和年迈的父母一起吃顿年夜饭,那才叫过年。”

  没成家的永远是孩子

  作为80年代初出生的一代,小纪和她那帮同年龄段兄弟姐妹们,从3年前大学毕业,到南京工作至今,一直为了自己在这个城市的安定而忙忙碌碌,打拼事业,闲时聚会聊天,单单忘记了好好恋爱结婚生子。这着实令老人们费心。于是大过年的,小纪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你以为你还小啊?你看看你以前的高中同学×××,三年前就结婚了,儿子都2岁了!”“以后年纪越来越大,老了谁来照顾啊,难道要我这个老太婆来照应你?”这是小纪妈妈讲的原话。

  小纪们很烦恼,身为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她们追求独立、个性和自由,虽是女孩,事业上也对自己要求高,初来社会上,跟男孩们一样拼搏:“其实何尝不想尽快找到自己合适的人,毕业后一直努力工作忙碌挣钱,如今到了尴尬年纪,才发觉回家过年真不好‘交代’!今年真得找个朋友成家了。”

  仍希望保留传统习俗

  小陈是南京人,作为82年生人,他和其他80后一样,希望拥有自由的空间和想法。但是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小陈还是乖乖地和父母吃了一顿年夜饭。但是吃完饭之后,小陈就和三四个要好的朋友出去泡吧了,几个人一直玩到第二天凌晨才回家。“这也是过年,过年就是为了开心,只要开心就好。”小陈说。

  小朱生于1985年,喜欢唱歌跳舞,过年这几天经常和朋友一起去KTV飙歌。但是说起老家的过年风俗,小朱还是很怀念:“长辈给晚辈发红包的时候,晚辈是必须要给长辈磕头的,那种氛围感觉很温馨。”小朱说,一些好的过年传统还是保留延续下去好。

  异国过节,视频拜年

  “这是我第一次在国外过春节。”李琳是去年在南京某高校毕业的,毕业后去了日本石川省,她的男友正在此攻读博士学位。从来没有真正离开过父母的她今年的春节是和男友在异国他乡过的。

  “大年三十,我在网上看了央视的春晚直播。作为身在他乡的中国人,这个晚会是一定要看的。”她很有感触地说,“春晚让她回忆起了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正月初一的早上,李琳通过网络与家在盐城的爸爸妈妈进行了视频。“我用视频向爸妈拜了年,他们都很高兴。”李琳还笑着说,不仅给家人拜年,她还通过视频向家里的狗拜年问候。

  小两口过年“连轴转”

  80后中也不乏已经成家立业的,而且其中多是刚刚结婚没多久的小两口,过年回家去谁家,成为了横亘眼前的难关。小梁夫妇俩都已在南京打拼多年,两年前结婚。小两口一个在南通,一个在苏州,过年去谁家?“结婚前我们就商量好了,去年年前在我家吃年夜饭,然后去她家过年,今年倒过来。”小梁说,因为两地离得比较远,这种连轴转的方式常常让两个人吃不消。

  记者了解道,也有不少80后的小两口实行“今年去她家,明年去我家”的过年方式,甚至有人采取两家一起过年的方式。“80后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出现了这种两难的抉择。”一位民俗专家称。

  作者:黄洪连 倪敏 姚君祥/来源:南京晨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85,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