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图文]灾民新村笑声扬(218)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3日10:17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2月17日是农历大年三十。清晨,安睡于丘陵山地之间的陆川县清湖镇塘寨村旱垌新村早早地醒了,欢乐的笑声在村里飞扬。村民谢仕元、李琼芳夫妇的儿子抱着不满周岁的小孙孙,要乘坐今年2月初刚刚开通的往返于旱垌和清湖镇圩之间的公交专线车到镇上买鲜鱼,来庆贺这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新春佳节。

  灾后重生的幸福分外甜。这个年真的不一般,这是旱垌自然村在去年夏天遭遇特大洪灾,并历经数月紧张地灾后重建之后的第一个春节。

  灾后建起的旱垌新村是两排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小楼,背靠山坡,面向溪流,与毁于洪水的老村子隔溪相对。青山绿水间,外墙贴着米白色瓷砖的新村楼房格外醒目。洪灾“全倒房户”李琼芳大妈一家住在靠近小溪那排新楼正中间的一套新房里,和村里其他22户“全倒房户”一样,他们都在今年元旦前欢欢喜喜地搬进了新家。这天上午,她早早起来炸油堆,精心地把油堆做得又大又圆。村里人都是客家人,过年有用糯米粉和粘米粉做成油堆当贡品祭祖的风俗。李大妈用蔑条将油堆串成圆圆的一挂,打算在晚饭前送到祠堂里去供奉祖先。她对儿孙们说:“今年我要告诉老祖宗,洪灾毁了咱家的泥砖房子,党和政府帮着咱们盖起了钢筋水泥楼,托了共产党的福啊,大灾之年住上钢筋水泥楼了。”

  老伴谢仕元是位老党员,这会儿正在门外贴春联。去年7月10日和16日,受台风影响,村里两次遭遇水患。他和其余5名党员在村支书谢永军的带领下将全村群众安全转移,自家的摩托车、彩电等所有财物全部被洪水冲走。山洪水急,待两次洪水过后,全村23户109人无家可归。“全倒房户”安顿在村委会附近的工棚里,当天就吃上了民政部门送来的救济粮。那时,党员和村干部动员群众拆除已经不能住人的水毁泥房,以绝后患。有部分群众一时难以承受家园被毁之痛,大哭失声:“扒了这旧屋,谁给建新屋啊……”

  “所有‘全倒房户’一定要在元旦前住上新房!”灾情发生后,旱垌村人的心在各方关怀下很快“回暖”,国家民政部的救灾专员来了,自治区慰问组来了,玉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来了,给灾民们带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政府要投资扶持我们建新房了”,谢仕元和村支书一道把党委政府的惠民举措积极向群众宣传:按照自治区的统一部署,玉林市要求全市所有“全倒房户”重建房必须在12月20日前完工,灾后重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筹推进。事实上,和旱垌村一样,全市2308户“全倒房户”全部在元旦前住上了新房。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具体指导下,按照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要求,旱垌整体搬迁重建新村的思路渐渐浮出水面,由政府出资建好挡土墙、搞好“三通一平”等基础工作,村民自筹资金建自家房。村支书谢永军将这一思路告知村民时,全村48户人家争先恐后报名参与新址建房,谢仕元积极动员在外打工的两个儿子回家“参战”。村里分两期建设占地30亩的旱垌新村,首期建房30套,已于12月1日完工,二期将再建18套。村里还计划要建设运动场、文化室,今后再逐步将老村子的泥房拆除,部分可恢复为水田。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