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切实做好十一届区运会比赛场地维修改造工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3日10:32 桂龙新闻网-玉林日报

  第十一届区运会今年在我市举行,现在距离十一届区运会开赛仅有半年多时间,办好区运会,比赛场馆建设是关键环节,为了确保所有比赛场馆如期交付使用,市政府召开了玉林市承办广西第十一届运动会比赛场地维修改造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场馆建设和维修任务。就我市承办十一届区运会比赛场地维修改造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承办十一届区运会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办好十一届区运会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交给我市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献给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玉林市建市十周年的一份大礼,也是全市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喜事。承办十一届区运会,对于树立玉林的良好形象,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和体育事业更快更好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承办十一届区运会的重大意义。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其意义远远超出了体育运动自身的范畴,体育给人民生活带来的不仅仅是强身健体,世界各国积极申办奥运会是因为运动竞赛通过奥运会这种独特的聚会,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它既是一种增进、加强交流的机会,也是一种综合国力强大的象征。国内许多省市争办全国运动会和全国城市运动会,其目的在于,通过举办这些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取得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承办十一届区运会重要意义的认识。一是通过承办区运会,展示玉林形象,提高知名度,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体育搭台,经贸唱戏”,这说明了现代体育的作用,已远远超出了自身功能,它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十一届区运会在玉林举办,除了是一次全区体育工作的集中展示,更是玉林市各项工作的一次集中展示,是对我市综合实力的一次大检阅。二是承办区运会,是提高社会整体人文素质,锻炼和提高我市综合组织协调能力的载体。区运会在玉林举办,我们是东道主,全市的各行各业都要积极行动起来,展示出东道主热情待人、礼貌待客的精神风貌。举办区运会,是锻炼和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组织指挥和协调能力的一个好机会。三是通过举办区运会,将我市体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近年来,我市的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体育设施不断健全,打造了一批竞技体育精品项目和人才,全民健身、社区体育办得红红火火。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市要通过承办好十一届区运会使我市的体育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深刻认识运动改变城市的现实意义。举办运动会可以提升一个城市的品位,进而改变城市,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体育已经实现了产业化,这意味着体育不仅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运动会承办权就是发展权。可见,运动改变城市,体育促进发展。运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不仅体现在筹备过程中,通过争取和吸引各方面资金投入包括体育设施在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运动会创造良好条件;更重要的是,通过举办运动会,展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的知名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办好广西第十一届运动会,为我们提供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宣传玉林、扩大开放的好机会。我们不仅要争取上级支持和筹集资金建设体育场馆,完善体育场馆设施,而且要大力推进与运动会举办相配套的城市街道、宾馆、旅游景点、商贸物流设施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由此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把玉林建设成为一个“最适宜投资创业、最适宜运动健身、最适宜常有赛事”的城市,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

  (三)深刻认识举全市之力办好十一届运动会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前十届全区运动会都是在南宁、柳州、桂林举办,2007年首次在这三大中心城市之外举办,能否成功举办,对我们是一个巨大考验。首次承办全区性的大型运动会,不仅要建设和改造维修满足比赛要求的场馆,精心组织好参赛工作,力争实现体育竞赛“保四争三”目标,而且要积极协助做好竞赛的相关工作,高水平、高质量做好接待服务工作。这是对我市经济实力、组织能力、接待工作、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考验和检阅。我市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小企业商机博览,展示了我市有举办大型展会的能力和实力,也为我们办好运动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经验。要成功举办十一届区运会,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全市人民共同支持配合,举全市之力做好各项承办工作,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

  二、明确任务,全力以赴开展场馆建设和维修改造攻坚战

  办好区运会,比赛场馆建设是关键。针对我市体育场馆设施比较薄弱的现状,我市在场馆建设中,以满足承办十一届区运会的需要为根本出发点,主要场馆安排在玉林城区,重点是新建市体育中心,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的体育场馆根据区运会比赛项目设置的需要新建或维修。十一届区运会共设比赛项目36项,其中青少年组25项、成年组11项,除帆船、体操、保龄球安排在北海、南宁市举行以外,其余33项安排在我市举行,需使用场馆19个,其中市体育中心5个,市体育馆1个,博白、兴业各1个,市直部门单位共11个。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承办十一届区运会的场馆建设和维修工作按计划顺利推进。投资3.96亿元的市体育中心主要建设一座体育场、三个专业馆、三个小项目和回建新体校,目前,主体育场主体结构于2006年8月8日顺利封顶后进入室内外装修;游泳跳水馆于去年12月15日完成主体结构封顶,进入设备采购安装;综合训练馆、新体校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已完成主体结构封顶;射击馆、网球中心、道路及景观工程建设正按计划积极推进。此外,县(市)区场馆建设有新进展。博白县新建的综合训练馆已经落成,内部设备尚待完善;兴业县综合训练馆已完成了规划设计。

  目前,距离比赛时间已相当紧迫,场馆建设和维修的任务极其繁重。有场馆建设和维修任务的单位,要增强紧迫感,整合各方力量,开足马力,加快进度,确保所有比赛场馆如期投入使用。

  三、强化措施,确保如期完成场馆建设和维修改造工作任务

  (一)加强领导,强化协调配合。十一届区运会在我市举办,这是一次促进城市建设特别是改善我市体育基础设施的好机遇,是促进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好机会。这次场馆维改造修任务虽然很重,但是也是发展的现实需要。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到办好十一届区运会,完成好场馆维修任务的重要意义,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上来,服从大局,树立“一盘棋”思想,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抢时间、争速度、保质量、讲效率,全力以赴做好场馆的维修工作。有场馆改造维修任务的单位,要成立场馆维修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主要领导要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亲临第一线,靠前指挥。对项目建设进程中的具体问题,各单位自己能解决的,要想方设法抓紧解决;不能解决的,要及时上报筹委会协调解决,绝对不能出现“中梗阻”现象和“半拉子”工程,影响区运会举办。各级各部门单位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强化服务职能,通力协作,排除干扰,搁置争议,积极配合支持做好场馆维修工作。以争创一流的精神,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确保维修场馆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交付使用。

  (二)积极筹资,确保经费落实到位。场馆建设和维修改造资金以各自自筹为主,上级补助为辅,采取三个办法解决,其中市里补助一部分、单位自筹一部分、以工代赈解决一部分。承办十一届区运会的19个场馆维修经费初步预算约246万元,大部分需要各单位自筹解决。要根据谁承办谁负责的原则,场馆建设的经费由各承办单位做出安排。承办十一届区运会,市里下了很大决心,相继拿出了几个亿来兴建场馆,前几年拿出1个多亿新建市体育馆,从2005年开始又筹资3.96个亿兴建市体育中心。按照市里的财力,压力确实不少。这次场馆维修又要投入200多万元,实属不易。各单位要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消除“等、靠、要”思想,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广开财路,积极筹资,确保维修经费及时到位,按质、按量和有关标准要求如期完成场馆维修改造任务。

  (三)精心组织,加快进度。各级各单位要履行职责,勇挑重担,尽快制定维修计划方案,编制维修经费预算,多方筹集建设资金,调配得力人员,落实职责,倒排工作日期,倒排时间表,并层层分解任务,量化细化到个人。确保思想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完成任务到位。要依法依规、按程序、按进度、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场馆建设和维修,对场馆建设和维修要科学规划设计、合理布局安排,请各方面专家从多方面给予论证把关,确保达到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在组织场地维修的同时,要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尤其是场地的出入口、道路四周的环境卫生要借此机会进行重点清理,该拆要拆,该填要填。要按照“做精、做细、做好”的要求,加快进度,抢抓工期,确保所有场馆在2007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开始试运行,通过策划和举办一些体育活动,检验各场馆的运行情况。要按“阳光工程”的要求,加强监管,尤其要做好项目的招投标和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施工安全,确保建设工程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四)强化督查,狠抓落实。筹委会办公室要加强对各单位场馆改造维修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成立专门督查组,定期和不定期督促检查场馆改造维修工作落实情况,建立督查情况通报制度。各单位要根据场馆维修任务和要求抓落实、严把关,确保维修工作任务按期按质高效完成。

  来源:玉林日报

  责编:李晓花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