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故乡带给我的成长情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5日01:17 三秦都市报

  乡党简介:李彰有,男,陕西商州人,目前在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任教。

  “看到家乡的三秦都市报、陕西电视台《今日点击》、搜狐网站共同推出‘陕西乡党过年好’——2007年春节大型系列新闻报道,采访在全国各地的陕西名人乡党,并征寻全球的陕西乡党和征集乡党故事,为我们这些奔波在外的乡党们提供了一个与家乡父老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使激动的我感到特别温馨。虽然我不像张朝阳、张艺谋、贾平凹、郭达等陕西名人乡党那样璀璨夺目,但我对三秦大地的那份挚爱、那份牵挂、那种向往总是无法释怀。”2月24日,远在南京的乡党李彰有讲述了他对陕西的成长情结。

  故乡的大山里学会承担

  李彰有说,他对故乡陕西带给他成长的情结就是:不向大山低头,倔强地抗争,倔强地进取——

  我的故乡商州,连绵的大山上,生活着我的父老乡亲。矗立的大山上,有我任劳任怨的父母。父母为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人的读书,像老黄牛一样辛勤劳作。1992年已经病逝的父亲,是一位纯朴、倔强、宽厚的乡村干部,他的为人做事,他不向大山低头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我。

  每天早晨,天还没有亮,父亲就到4里路外的山脚挑水,然后挑回家,满足一家人一天的吃水。父亲日复一日,天天如此,耳濡目染的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男人不要向大山低头,要将山踩在脚下,要勇于承担责任。

  父亲高贵品质影响我一生

  父亲做过生产队的队长、会计。1975年春,队上许多人家里揭不开锅,作为队长的父亲就将队里的公积粮先借给大家吃,全队人终于度过了那个饥饿的春天。但在那个年代,父亲后来被无辜批判……许多人私下里为他鸣不平,但父亲说:“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自己受些委屈无所谓”。这件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为公不记个人得失,要宽厚待人。1992年,终生劳累的父亲生了重病,他不愿意连累家人,自己去看病,自己熬中药。即使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倔强的他也要挣扎着从医院往家走,不要人搀扶,努力走了十几步,倒在医院的走廊里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父亲的这一定格,让我揪心,也使我震撼。为人师表不忘家乡恩是父亲高贵品质的影响,也是家乡水土的滋润,我从1996年外出谋生,到今天安家南京,十年间成长为一名有些知名度的政治老师,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这是与家乡的培养分不开的。

  在外多年关注陕西发展变化

  令我最荣幸的是2006年3月陕西省教研室请我回家乡,在陕西省高考研讨会上作高考讲座。

  我是一个在南京工作的陕西人,一直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和变化,希望借助这个平台,把肺腑之言和真情向我的家乡和亲人表达:祝《三秦都市报》越办越红火!祝家乡人民新年快乐,事事顺心!今年过年不回家了,在此祝愿老母亲健康、长寿!祝愿兄弟姐妹生活幸福、事业有成!祝愿所有家乡的亲朋好友幸福快乐!当然,如果今后家乡需要我,我也会坚决回归故里效力家乡的教育事业。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