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上坊大墓主人疑是皇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5日01:51 现代快报

  快报讯(记者 薛林)经数月考古发掘,上坊大墓出土了数百件精美瓷器和石刻,但考古人员一直很困惑:墓主究竟是谁?考古人员对这座大墓的排水沟进行清理时,意外发现两块墓砖上分别刻着“孙”和“浩”,专家由此推断,墓主极有可能是东吴大帝孙权的孙子———孙皓皇帝。

  南京市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这座大墓被发现时,墓内没有墓志和相关的记载,只凭数百件瓷器和石刻,一直无法断定墓主的真实身份。许多考古专家和史学家为此展开了激烈争论。有的专家根据这座大墓的形制和结构,断定它是一座东吴晚期的大墓,有可能是贵族墓葬;还有的专家表示,这座大墓的主人有可能是东吴皇室成员。

  然而,惊喜总是在探索中出现。考古人员告诉记者,为了探寻到这座大墓的墓主身份,他们从河南、陕西、山西等地调来了几名富有考古经验的技工,打开这座大墓长达200多米长的排水系统,在第25米左右的位置上,考古人员取出排水沟上的青砖,竟发现青砖上刻有“孙”字。随后,考古人员又在另外一块青砖上,看到一个“浩”字。两个字加在一起成了“孙浩”。于是,考古人员把“孙浩”与“孙皓”联系起来。翻开史料,“孙皓”在《三国·吴书·孙皓传》中是这样记载,孙皓(242年-284年),字元宗,中国三国时代东吴的第四代君主(264年-280年在位),他是孙权被废去皇太子地位的第三子孙和的长子,也是东吴的最后一位皇帝。公元280年,晋武帝灭了蜀国后,顺流而下大举伐吴,兵临石头城下,孙皓开门迎降,被俘至洛阳,几年后死在他乡。

  既然孙皓葬在洛阳,上坊大墓怎么会是孙皓的陵墓呢?墓砖上的“孙浩”是不是“孙皓”?考古人员告诉记者,从秦汉到明清,帝王在登基时,就为自己修建陵墓。孙皓在称帝后,被晋武帝灭掉,被俘虏到洛阳,最终没能葬在上坊大墓里。而“孙浩”在史书里,根本没有任何记载。考古人员说,早在1500年前,同音字互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特别在一些六朝墓葬里,摆放一两块铭文砖,或放一块墓志,这是六朝一种葬俗。

  墓砖上的“孙浩”指的是孙皓?

  上坊大墓主人疑是皇帝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