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与养母签保证书借房 家庭式托老院让老人有新家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5日07:03 荆楚网-楚天金报

  记者叶明蓉 实习生聂磊 孙薇 通讯员徐蔓

  “来,把老人家抬进去。小心!把被子掖好,别让老人家凉着了。”2月13日上午10时许,汉阳区莲萍爱心托老院门前,48岁的院长陶萍萍忙着指挥接收新来的老人。

  陶萍萍原是武汉起重机厂的一名统计员,丈夫在武汉电视机厂上班,日子过得很滋润。但就在1995年,陶萍萍不幸下岗,不到一年,丈夫也下岗回家,家里一下子断了经济来源。那一刻,陶萍萍万念俱灰,真想从大桥上跳下去。可想到自己才5岁的儿子,她的眼泪又不住地往外流。在桥上站了许久,陶萍萍决定:一定要支撑起这个家!

  接下来的3年间,为了生活,陶萍萍几乎什么都做过,摆地摊、搞餐饮……但由于本钱小,一直没有什么起色。

  1998年,她应聘到一家政服务公司做钟点工,发现许多家庭里,老人经常是一个人孤孤单单在家。如果我办一家家庭式托老院,让老人们得到家庭式的照顾,不是挺好吗?陶萍萍的想法得到丈夫的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场所问题成了最大困难。无奈之下,陶萍萍与养母商量,想借用家里的房子。“那不行,家里房子是我养老的,你要是生意不好把房卖了怎么办?”开始,养母坚决不同意。

  “要不,我给你签份保证书?”经过再三做工作,她和养母签下“永不卖房、为母亲租房另住”的保证书,养母才同意让出两室一厅的房子。

  开张没几天,陶萍萍就遇到一个难题:一名85岁骨折的崔太婆被送到了她的托老院,由于儿女上班没时间,老太太已经饿得奄奄一息。

  收,还是不收?犹豫再三,陶萍萍还是收下太婆,每天为太婆清洗,随时清理大小便。她还到江边摘艾蒿和菖蒲,煎药给太婆敷脚。经过陶萍萍的精心料理,太婆脚里的淤血散尽,寒气被逼出来后,身体逐渐好转。

  从此,陶萍萍托老院的口碑渐渐传开,不断有老人转院到此。随着老人的增多,房子变得拥挤,陶萍萍开始换地方。现在,她的托老院已有500多平方米、11名护工、60多名老人入住。这些无人照顾的老人在这里找到了他们温暖的“家”。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