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化隆班学生开心过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5日08:31 千华网

  17日,市第三中学高三年级化隆班的24名同学在鞍山度过了一个难忘的除夕。

  当日下午6点多钟,记者来到学校宿舍楼内的食堂,只见黑板上用红色粉笔写着“欢度春节”几个大字,黑板四周装饰着五彩的小气球,雪白的墙壁上,一个用亮晶晶的彩纸拼成的“福”字特别醒目,天棚上挂着五颜六色的拉花,一派节日气氛。

  因为今年4月份就要回青海参加高考,所以这20多名学生都没有回家。第一次在异乡过年,同学们一脸的兴奋,大家七嘴八舌地告诉记者:“为了不让我们想家,学校安排了好几项活动。”“前天我们去沈阳棋盘山滑雪,昨天参观了沈阳故宫。”

  青海省化隆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鞍山的对口帮扶县。从1997年开始,鞍山三中成立了化隆班,从化隆县中考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每三年招收一次,每班40人;从2004年开始改为每年招收一次,每班20人(自费生除外)。带队的马智慧老师介绍说,这个班有回族、撒拉族、藏族、汉族、土族五个民族,是个名副其实的民族大家庭。今天的年夜饭都是学校专门请人做的,颇具民族风味。

  “开饭喽!”在阵阵清脆的鞭炮声中,同学们一下子围拢到桌前。三中校长沈庆斌和其他校领导专程赶来和化隆班的学生们一起欢度除夕。大家一边吃着美味佳肴,一边聊着天。回想起初到鞍山时的情景,马老师感慨颇多:“从化隆到鞍山,需要坐两天半的火车。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很多都是第一次坐火车。刚到三中的时候,有的连校门都不敢出。化隆在海拔3000米以上,所以学生们到鞍山后都出现了过氧反应,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才调整过来。”还有的同学说,刚开始上课时,老师提问都不敢回答,下课也不敢说话,是鞍山同学的热情让他们很快适应了新环境。

  同学韩美娟说:“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在外面过年,觉得特别有意义。”18岁的韩美娟来自化隆县甘都镇阿河滩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十分困难。中考时,她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化隆班,成了村里当年唯一一个考上化隆班的学生。可是,由于语言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差异,韩美娟来鞍山后学习不适应,在班干部帮助下,很快她的成绩便赶了上来,虽然学习很紧张,但韩美娟觉得日子过得充实而快乐。

  窗外,一簇簇绽放的礼花映红了同学们的张张笑脸,大家不约而同地举起了杯,祝愿第二故乡更加美好。

  记者 倪颖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