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网友创作歌曲<挤公交>讽刺公交弊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5日09:54 国际在线

  西祠胡同网站的一条FLASH,一天数万人点

  还被搬上屏幕,在地铁、公交车、写字楼里反复播放

  土得掉渣的南京方言,路人皆知的挤车情景,诙谐的画面,加上提到东升、孟非等本土名人的内容,使得这首歌迅速蹿红。

  然而,争论也随之而来———

  记者探访

  歌词

  13路车开得像公路赛

  记者调查:

  昨天下午4点,记者在五台山登上了13路公交车,路上的车流量比较大。无论是五六辆公交车同时停靠的山西路,还是路窄车多的三牌楼,司机总能找到“杀出重围”的方法。但除了每一个路口非常娴熟地转弯以外,司机并没有展现出什么高超的“车技”。

  对于13路的“生死时速”,市民们也有不同的看法。在火车站外的站台上,一位大爷告诉记者,他基本上每天都坐13路,总的来说,速度并不是很快。肖先生说,《挤公交》他在网上已经听过了,对于里面的这句说13路的歌词,他觉得,作者应该是想通过13路的这个个别现象,来表达一些普遍的东西。肖先生说,他经常晚上坐公交车。他发现,在晚上车少人少的时候,不管是哪一路公交车都会飞速行驶,这绝对不是13路的“专利”。

  司机观点:

  在终点站,记者采访了刚刚驾车的司机。他说《挤公交》自己并不清楚,不过歌里面说“13路车开得像公路赛”的话完全是没有根据的。这位司机表示,所谓的快是相对的。由于终点站在火车站,所以总有不少赶路的乘客。他在开车的时候,总会尽量加快起步或者停靠的速度,早点让乘客到达目的地。

  他说,路上车少的时候,的确有时候会开得比较快,但也快不到哪去。他拍着车子的引擎盖说:“这个老‘解放’,哪能开多快哦。而且我还要带一车子人,也不敢开太快啊。”

  作者说法:

  记者在采访歌曲作者时,他们表示,13路公交车在坊间十分有名。他说了这么一个笑话:有两个人在聊天,一个人问:“你做什么的?”另一个人回答:“我在南京开13路公交车。”旁边立即一片羡慕的目光:“那车技真是了得啊!”

  不过,作者也说,他们是总结了南京公交的种种弊病,通过13路这个典型形象表现出来而已。“其实,很多社会现象在其他城市的公交车上也有。”作者之一光光说。

  歌词

  好不容易有个位子,还是老头让老太

  记者调查:

  昨天下午3时25分,记者在汉中门汽车站公交站台等候78路车。20多分钟后,一辆78路车从汉中门方向驶来。车子开到山西路站台,上车的乘客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尽管司机连按了两下“请为需要帮助的人让个座”,但并没有人让座。一位持证上车的老大爷站在一个30多岁的男子身旁,而该男子无动于衷。到了铁路北街站,记者和老大爷一起下了车,谈及没人让座,这位姓李的老大爷笑笑说:“习惯了。”记者在站台上问了好几位等车的市民,他们都表示应该让,但自己让座的时候不多。有一位小伙子甚至说,现在的老年人天天锻炼,身体比小年轻还好,年轻人由于熬夜等原因,就指望在车上眯一小会儿,让了座就不能打盹了。

  歌词

  小偷眼睛光看包,抬头尽是小广告

  记者调查:某某医院的广告曾通过广播让南京人耳熟能详,“上三楼”、“找某教授”、“悄悄来悄悄走”等语句几乎每个南京人都能说出几个来。很多公交车上都有“图文并茂”的广告。

  《挤公交》唱词中有这么一段比较经典的话,众多市民在听了后也深有感触。昨天下午1点48分,记者在太平门乘上开往中华门方向的2路车,一上车就看到了驾驶员头顶旁的广告:“南京新××医院男性病诊疗中心”。这个广告上写能治疗“男性病、前列腺、病毒湿疣、疱疹……”记者在车上针对这一话题询问了部分市民。“好像公交车上大部分都是这些难言之隐的广告,什么妇科疾病啊,什么男性健康,偶尔也看到一些电视剧的广告。”市民李小姐说。“我们大人看了都觉得不好意思,害怕小孩子看了有不好的影响,你说这铺天盖地的广告,小孩子能不早熟吗?”市民刘阿姨说话情绪有点激动,她认为,公交车人流量大,是广告的好平台,但都是这些未免有点恶俗。

  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