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春节里 有了“爱心家庭”的老人不再寂寞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5日11:05 汉网

  汉网消息 年前,教授夫妇全城海选女儿的举动,将一场又一场的认亲会推向了高潮,促成了一对又一对爱心家庭。

  春节期间,参加认亲会,征得子女归的“新家庭”生活是怎么样的?记者随机走进了4个“新家庭”,感受到了他们新的生活。

  记者孔超 实习生卫丹凤

  

春节里有了“爱心家庭”的老人不再寂寞

  这个春节,陪着张婆婆的是在认亲会上认的干女儿李娇娇。张婆婆说:幸福来得太突然。记者孔超摄

  

春节里有了“爱心家庭”的老人不再寂寞

  有3个干女儿相陪,对吴少秋夫妇来说,今年过年很幸福。记者孔超摄

  

春节里有了“爱心家庭”的老人不再寂寞

  在干儿女的帮助下,恽爹爹通过电脑视频与远在外地的亲生子女见面了。记者孔超摄

  “新女儿”陪教授夫妇过年

  让众多孤独的空巢老人走出孤独的,是认亲会,而促成认亲会诞生的,则不得不提到一场轰轰烈烈的教授夫妇全城海选女儿,主角是田振东、丁淑惠。

  2月16日,离大年三十还有一天,记者来到田教授的家。

  开门的是他们新认的女儿——46岁的阿凤。

  田振东与丁淑惠也跟着迎上来寒暄,一家人的脸上洋溢着幸福。

  掐指一算,这个“新家”已有一个多月了。感觉怎么样?一家三口异口同声:不错!

  年饭定在大年三十晚上,年货都准备好了。

  谈及往年的春节,丁淑惠说,在儿子出国后6年里,5年的春节,就只她和老伴相守,惟一让他们高兴的是和大洋另一端的儿子通电话,遥远的声音为寂寞的春节带来短暂的快乐。

  值得怀念的日子是,去年春节,儿子一家飞回来了,但相见开心,离别却显惆怅。春节后,当孩子们离家时,田振东夫妇的目光,被孩子们离去的背影拉得悠长。

  孤独重返又来纠缠两老了。

  无意中,夫妇俩看到了武汉晨报一篇有关“非血缘亲情可以成为一种选择”的报道,此后,在晨报的系列协助运作下,他们征到了“女儿”。

  今年春节,儿子一家没有回来,但女儿阿凤却来了。

  陪散步、逛街、买菜……以往通常只有丁淑惠一个人的路上,多了一个身影。

  大年三十晚上,儿子一家通过电话祝福、身边女儿阿凤举杯恭贺,这个春节,田振东夫妇不寂寞。

  大年初二“女儿们”回娘家

  武昌洪山路,亲情来得早,年饭也来得早。

  在1月14日认亲会上喜得三个闺女的吴少秋夫妇,将年饭定在了2月14日。

  既是纪念新家组建整整一个月,也是希望在情人节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和老伴在亲情的催化剂下,焕发幸福的青春。

  年饭定在傍晚,下午16时30分许,“女儿”彭菊平带着一箱苹果,一大袋肉丸子,先“回娘家”了。

  半小时后,“女儿”窦纯利来了,捧着一大堆红花。两人开始讨论做年饭的事。

  17时30分许,“女儿”桂丽芳带着自己的儿子到了。

  有了三个“女儿”,往年做年饭唱主角的老伴陈文如婆婆可以歇歇了。

  一个又一个可口的菜被端上饭桌,举杯接纳“女儿们”的祝福,看着“孙儿”的拜年,老两口举杯的手轻微颤抖,幸福的泪珠在眼里打转。

  咀嚼往年的春节,老两口无限感慨。

  远在加拿大的儿子,法国巴黎的女儿都难以回家陪吴少秋夫妇过年。“儿子和女儿都很孝顺,我们总不能为了自己,自私到让他们放弃自己的事业回来吧!”吴少秋说。

  说归说,每到新春佳节一家团圆的日子,心里怎不寂寞。

  以往没有子女在身边的春节,他和老伴通常也就两三个菜解决。当老伴与一帮老姐妹去玩时,孤独的吴少秋,则坐上8路电车去磨山消磨时光。

  但今年不一样了,因为有了3个“女儿”和一个“孙儿”。

  为了筹办一个热闹的春节,老两口双双奔菜市场淘可口的菜,揣摩哪一个“女儿”喜欢吃哪一样菜,平素的争执,在买菜上,却让两位老人感觉到很有滋味。

  年饭后,喝茶聊天,又成了一个主题。

  大年初二,按传统是女儿们回娘家拜年的日子,这不,女儿们都来了,接过一个又一个拜年的礼物,两位老人的心里头那个乐呀,他们都快被幸福压得直不起身来!

  干儿女相助爹爹网上会家人

  83岁的恽爹爹,是在2月9日汉阳桥西社区认的一大帮干儿女的,这些干儿女都是和他住同一个社区的志愿者。

  他的子女较多,有的在上海、有的在杭州,他一个人独居武汉。

  2月16日上午,七八个干儿女早早地来到位于桥西社区恽爹爹家中,他们特意带来了一台电脑,声称要送干爹一份特别的礼物。

  电脑打开了,伴随着电脑画面的展开,恽爹爹激动了,电脑里面,正是远在上海的、杭州的儿子、女儿,他们正挥手向他问好,拜年。这是真的吗,恽爹爹揉揉眼睛,再看,没错,正是远在外地的孩子们。

  听着电脑上孩子们的祝福,恽爹爹拥着干儿女们哭了,这么多年来,他从未这么开心地哭过。

  有“女”相伴婉拒亲友拜年

  家住中山公园附近的86岁张婆婆认的“女儿”叫李姣姣,是在1月14日举办的认亲会上结的缘,用她的话说就是:幸福突如其来。

  自前年老伴走后,这个家里就只有张婆婆一人了。她将老伴的遗像放在了客厅,常在遗像面前吃饭,看电视,陪着这张遗像驱逐孤独。

  2月17日下午,记者走进了张婆婆家,李姣姣和张婆婆均在,正围在小桌子旁吃饭喝酒呢。

  张婆婆抿了一口白酒,对着遗像说:“老张啊,你瞧,我有了女儿陪我,你不介意吧!”饭吃完了,“女儿”李姣姣忙着清理碗筷。

  张婆婆告诉记者,老伴离开她后,每年春节亲朋好友都要上门看望,有时还陪她老人家一起吃年饭,“今年不用了,我有女儿了。”张婆婆说。

  因为有了“女儿”李姣姣,她提前给亲朋好友打了招呼,感谢好意,不用再麻烦大家了。大年三十的晚上,她是和“女儿”度过的,初一初二,“女儿”还陪同她逛武展,牵手到中山公园溜达,看大红灯笼、看喷泉,还见识了年轻人玩的过山车……

  回家,她照例喝一口小酒,酒入肚,身暖,心更暖,那是因为家已有了新变化,有了女儿,她相信孤独再也走不进她的生活。

  两边子女格外亲

  春节期间,所拜访的4个空巢家庭中,认亲的子女与空巢家庭中在外的子女们,磨合得很不错。

  空巢老人家的子女们通过电话或电脑视频,在与自己父母对话问候的同时,还与新的“兄弟姐妹”结亲互认了。

  电话那头,是一遍遍对“兄弟姐妹”费心照料自己父母的感谢话语,电话这边是“请放心、不要担心,我们就是你们”的安慰之词。两边的“兄弟姐妹们”交流甚欢,回顾过去,咀嚼现今,展望未来,留下了一屋子的笑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