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三晋都市报驻地记者在行动(四十八):东南西北:多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6日07:42 山西新闻网

  东边特色

  皇城相府激情表演驻晋城

  今年的春节,格外的春意盎然,晴朗明媚的天气吸引了许多外地人来晋城观光旅游。2月20日,记者在皇城相府景区民俗表演现场看到,游客们纷纷围着观看晋城的传统上党八音会表演。记者上前观看,只见小伙们在人们的喝彩、助威声中,用尽吃奶的力气尽情展示平时练就的各种技能和技巧。劲使足了,他们又抡起鼓锤,敲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吹着欢快的唢呐,声情并茂,用传统音乐衬托出了节日的喜庆,演奏出了浓浓的民俗年味。

  “在电视剧里看到过皇城相府,就想来看看,工作忙一直没有时间来,这不,春节放假七天,我带着爱人和孩子一块来了,嘿,比电视里看到的壮观多了,尤其是你们这里的上党八音会表演,铿锵有力,给人一种震撼。”站在我身边的一位来自河南驻马店的胡先生对记者说。

  把平日里看不到的表演搬到景区,让游客看景点之余能够欣赏到晋城的传统上党八音会,再购置一些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这个春节,民俗表演着实让皇城相府景区火了一把。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春节期间,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每天的演出场次已由原来的4场增加到了现在的8场。正如本地一游客讲的:“看这种表演才有点过年的气息,心里特高兴,希望景区的民俗文化越办越好。”

  特派记者薛完虎

  磕头拜年送上祝愿驻长治

  拜年,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农历大年初一,记者在紧邻黄崖洞旅游区的黎城西井镇西井村体验到的年俗风味,别具一格。

  伴随着春晚欢乐的歌声,零点钟声敲响,鞭炮响彻夜空,然后,多数人家开始围着院落走,他们门前用柏树枝搭架好并点燃,烤最好的火,据说这样能驱邪、避寒、送暖防病,预示着一年平安、吉祥。天刚亮,人们就成群结队,走街串巷到各家各户拜年祝福。拜年的人们见面后都会道一声“新年好!”送一句吉祥话!其情切切,其乐融融。

  这几年,农村的面貌可谓是日新月异,不仅房屋越来越漂亮,街巷整洁,道路阔直,而且人们的穿着和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三五成群的男女老少,都穿着时髦耀眼的衣服,尤其是俊男靓女都是服饰的流行前沿。中午时分,记者来到小西庄村江爱忠家拜年,刚一进门,屋里已聚满了亲戚朋友,我们正在寒暄问候,又进来一位高大的小伙子,进门就给大人们磕头、拜年,并亲切地说道:“大叔给您拜年了!大妈给您拜年了!”这时江爱忠有点惊讶:“这是谁家的孩子?我怎么想不起来?”旁边的一位邻居说:“这不是宝龙吗?”原来,宝龙是爱忠的邻居,还是远房亲戚呢,1998年应征到福建当兵,转业后在福建工作,十几年未回过家,今年探亲过年在家,大年初一挨家挨户给街坊邻居拜年来了。

  特派记者常永銮 特约记者石雁北

  西部腔调

  拜水神祈求丰收年

  临县当地的年俗从正月初一至初二就开始展现了。大年初一早上五时,当地农村人家都要去水井旁拜水神。在农村,水大都是从岩石缝里流出来的,是地道的泉水,为了水源不断,全村人要在水井前拜水神,每人一个贡品。这些贡品是用白面制作的,早上七时,全村孩子们身挂花包,脖拴红枣串,而且红枣串里串蒜头黄豆,意思是吉祥,希望常年丰收。

  拜完水神,秧歌队登台了。村里大都要演“道腔剧”,这是流传了几百年的娱乐活动,演员都是由喜好此活动的村民自行组织。好多演员都是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戏衣、道具样样俱全。一位60多岁的老演员告诉记者:“从正月初一晚上要演到初二结束,这是老祖先留下来的娱乐活动,我们村里的道腔剧流传了上百年。”

  驻吕梁特派记者马累平

  中部氛围

  万余游客祈福新年

  

三晋都市报驻地记者在行动(四十八):东南西北:多姿...

  祈福

  

三晋都市报驻地记者在行动(四十八):东南西北:多姿...

  万余名游客等待新年的钟声

  驻忻州特派记者马茂虎 通讯员峰毅 瑾琦摄影报道

  破五这天鞭炮大作

  2月22日是农历大年初五,也是农历大年初一过后的又一个民间传统节日,榆次人则用噼里啪啦的爆竹声诠释了对这个节日的寄望。

  大年初五(22日)凌晨,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将记者吵醒,迷糊中一看,还不到5时,便将被子蒙住了脑袋又继续睡。过了半个多小时,分贝明显增大的鞭炮声再次将记者震醒。这时,父母已起了床,他们催着记者去放炮(记者父母的籍贯都在晋中,这里的风俗认为,初五放炮的时间越早就越吉利)。我将头天就准备好的两串鞭炮挂在阳台外的铁丝上,用打火机一点,炮仗声和浓浓的烟雾已弥漫在我家窗户之外。这个时候,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到燃放爆竹的行列当中,燃放完鞭炮,家人好似了却了一桩心愿―――正像当地人说的那样:“破五”的炮声,崩走了晦气与灾祸,迎来了财富和平安。

  驻晋中特派记者王怀兵

  王氏故里祭祖大典

  太原市小店区刘家堡村,是世居太原王氏的大本营、太原历史名人王琼的故里。今年正月初二,王氏家族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祭祖盛典。

  祭祖典礼在热烈的锣鼓、鞭炮声中开始,有500余名太原王氏后裔上香行礼,追思太原王氏立姓始祖周灵王太子晋,缅怀明代重臣王琼有功于民社的历史功绩,祭祀王氏家谱记载的自元代至今二十五世中已谢世的先贤。随后还举行了祭祖民间文艺活动,表演了铁棍、背棍、高跷、龙灯、旱船、刘三推车等文艺节目,配以传统的民间乐队。

  据介绍,刘家堡村太原王氏后裔的集体大型祭祖活动已有500余年历史,上世纪60年代初中断,转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1994年又开始举行集体大型祭祖典礼,今年则是最为隆重的一年。

  本报记者李尚鸿 通讯员高华

  北路风情

  围着旺火正反转圈

  近几年,由于大同市政府下达“旺火禁燃令”,原煤旺火在大同城区街头基本上绝迹,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用红绸包裹的环保旺火。环保旺火是按照传统原煤旺火的外形设计而成,整个塔状旺火挂满了用红绸剪成的三角,夜间,在灯光和鼓风机的作用下,一个个“火苗飞舞、燃烧通红”的环保旺火为节日增添了不少色彩,但在大同人的心目中,仍然向往的是火光冲天、温度炽热的原煤旺火。为了转旺火,大同人不远几百里驱车前往怀仁,燃原煤旺火。

  今年除夕,尽管有关部门一再强调不准燃烧原煤旺火,在矿区、县区还是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原煤旺火。大同人在环保和传统之间,毫不犹豫地站在民俗一边,高高兴兴地过了一个年味十足的“大年”。转旺火的人必须正转三圈、反转三圈,转够六圈后退出人流,站在边上感受旺火的暖意。

  在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同煤集团办公楼前广场高8.8米、直径2.6米、重约60吨的大型原煤旺火准时点燃。穿着盛装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数百名市民激动不已,他们欢呼着,亲人、朋友手拉着手围绕着旺火转起来,以图全家平安吉利,心想事成。

  驻大同特派记者刘素青

  外地游客品咂木塔

  2月22日,记者从应县木塔景区了解到,春节期间,应县木塔敞开大门迎八方游客,游客络绎不绝,较往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游客在景区游览中舒心地过了一个有文化品位的年。

  春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往年人们都习惯于安心在家过年,然而,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在改变,过年也追求新时尚,越来越多的人们过年都外出旅游过年。22日上午10时40分许,记者来到应县木塔景区,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在景区前院,记者见到游人如织,拍照留念的人特别多。来自北京市海淀区40岁的王先生对记者说:“我与哥哥二人昨天就到了云冈石窟旅游,到木塔是第二站,我们平时很忙,过节时闲下来了,没事就想出来转转,往年过年老呆在家中,总感觉没有多大意思,过年走出来旅游,融入景物、融入自然是好事情,既赏了景,又过了一个文化品位年。”另一位来自北京的刘先生,开着私家车,带着儿子、女儿、妻子等全家七口人,初四到了云冈石窟,初五上午到的应县木塔是第二站,下一站计划向太原方向走。

  景区工作人员次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外国游人也很多,从初一开始,仅四五天时间,就接待了澳大利亚、法国、比利时和日本等国的游人六七十名,也比往年多。应县木塔文物保护所所长秦亮泰对记者说:“春节旅游黄金周游客较上年增幅很大,初一较上年增长了223%、初四增长了135%,预计后三天增幅即使最低保持在40%左右,黄金周七天的平均增幅也在70%左右,我们已经接待了游客2000余名,估计接待游客将近3100余名。”

  驻朔州特派记者马占富

  南岸热闹

  一乡镇举行农运会

  2月25日,是春节的正月初八,在运城市盐湖区的金井乡,正在举行着一场农民体育运动会。500多名运动员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拔河、篮球、乒乓球、象棋、趣味接力赛等项目的比赛,3000多名农民群众围观着加油鼓劲。

  金井乡有13个行政村,2.4万人,2004年曾荣获全国农民健身先进乡镇称号。从1991年开始,这里的村民有了在春节期间举办群众体育活动的习惯。当地乡党委、政府根据群众的意愿,每年正月初八都在乡里举行农民体育运动会,让广大农民也能像城市人那样过把体育比赛的瘾。今年,他们也同样不例外,从正月初一开始,各个行政村在举行了村里的运动会之后,所挑选出来的运动员又云集乡里,进行各个项目的比赛。

  乡党委书记解晋云对记者说,他和乡长仝粉蛾都是刚调到这里,看到群众对体育活动这么热情高涨,感到非常高兴。今年春节期间,由刘玉河等10位农民企业家捐资1.6万元,举办了今年的第15届农民运动会。

  记者在运动会上了解到,这次运动会举办三天,各个项目的前三名还将获得太空棉被、毛巾被等奖品。

  驻运城特派记者黄江

  (编辑:徐舜)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