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心情好了,晚年生活更有味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6日08:57 解放日报

  本报讯 (肖旭锋 张礼慧 谈燕)心理医生进社区为独居老人服务,这是闸北区宝山路街道的一项新举措。不少独居老人听完心理讲座、接受心理辅导后,原本抑郁的心境有了很大转变。

  该街道一份针对三百多户独居老人家庭的调查显示:88.4%的独居老人大部分时间用于买菜做饭、看电视和与邻居闲聊;28.1%的独居老人常感到孤独,18.1%的老人容易情绪紧张或焦虑。

  如何让独居老人“老有所乐”?在有关部门安排下,为独居老人量身定做的心理辅导、心理讲座等服务项目应运而生。

  81岁的独居老人王仲贤退休后,孙子成了他的生活重心。因为在孙子的教育问题上存在分歧,王老伯没少和子女争执。子女常怨他“多管闲事”,这让王老伯十分郁闷。最近,王老伯听了社区学校开设的老年心理辅导讲座,获益良多。他笑着告诉记者:“孩子们的事自己会处理,我还是找老朋友下下棋、钓钓鱼,过好自己的日子。”

  独居老人陈老伯原是某大型纺织企业的干部,成天忙得像陀螺转。退休后,陈老伯常常情绪低落、脾气暴躁,甚至想过自杀。

  街道助老服务员小王了解后,委婉劝他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心理治疗,还鼓励他积极参与社区各项公益事业。现在,陈老伯脸上又有了笑容,他俏皮地说:“生活有了新重心,哪有时间闹情绪?”

  闸北区民政局有关人士表示,宝山路街道的这项试点工作效果不错,目前该局正总结经验,逐步向区内其它街道推广,今后将在每个街道建立社区心理辅导室,推出独居老人心理状况分析信息卡,提供老年心理干预服务等。“我们的目标就是争取让更多的老人解除‘心病’,走出屋子,融入社会,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过一个充实的晚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