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过年(讨论篇):《选择》隔不断亲情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8日07:38 山西新闻网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古老的俗语是中国人一个不解的情结。春节意味着团圆,意味着欢乐,在这样一个举家欢庆的节日里,许多人加紧了回家的脚步,但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也有人选择了不回家。时代向前发展,许多新鲜的事物扑面而来,传统的生活习惯必然受到冲击,过年是否回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新的观念给了我们新的生活方式。亲情固然珍贵,但调整心态、排遣压力去度假,或为工作牺牲个人利益,或为社会安定无私奉献,都是值得肯定的。变化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内心对家人的深深的眷恋,对国家的一分职责、一种担当。

  歌曲对唱

  《常回家看看》

  找点空闲,找点时间,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

  带上笑容,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

  生活的烦恼向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啊,

  一辈子总操心,就换个平平安安。

  《过年不回家》

  家家户户贴上了春联和年画,

  吉祥和喜庆已向着新年出发,

  灯笼高挂映红了脸颊,

  出门在外的我呀不能回家。

  啊,过年不回家,过年不回家,

  坚守岗位责任大,

  手中的活儿放不下,

  让我给家里打个电话,

  不要让亲人牵挂。

  星空璀璨绽放着缤纷的礼花,

  幸福和快乐在心中尽情挥洒,

  九州欢腾迈开迎春步伐,

  远在天边的我呀不能回家。

  啊,过年不回家,过年不回家,

  为了大家舍小家,

  辛苦我一人也没啥,

  让我给家寄张贺年卡,

  捎个祝福给爸妈。

  客厅辩论

  回家VS不回家之涩女郎版

  出场人物:乖乖女、男人婆、万人迷、结婚狂

  音响、灯光、场记:一叶轻舟

  缘起:事情是这样的,春节前几天,大家正在家里休息,听说万人迷要去海南旅游,于是一场争论开演―――

  万人迷:(摆出妖娆状,手里拿着飞机票。)忙活了一年,该好好犒劳一下自己。去海南过春节,气候温和,空气清新,正好养足精神。海风吹拂,椰树摇曳,多令人心旷神怡!

  乖乖女:春节可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回家与家人一起过才有意义。

  男人婆:忙成这样过得哪门子年,我手头的工作可以排到明年春节。再说,回家过年太俗,火车太挤,飞机太贵,汽车不安全,自驾车太远……平时出差回趟家就算了,凑得什么热闹!

  结婚狂:谁像你,就知道工作,缺乏生活品味。过节的浪漫和休闲一点不懂。我可是要回家去……

  (众人惊愕,都转向窝在舒适沙发深处、一脸幸福状的结婚狂。)

  结婚狂:(不好意思地羞怯一笑。)去我的男友冰的老家!

  男人婆:I服了YOU,春节回男友家,想结婚真是想疯了。浪费时间,还不如加班赚点外快呢!买房、买车,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亲情不敌现实的真实。

  乖乖女:钱哪有赚够的时候,平日里在外奔波,过年就要《常回家看看》,父母操劳一生,就盼着儿女回家团聚呢。排除万难我也要回家,春节回家对父母是多么大的安慰。

  万人迷:我也不反对常回家看看,不过孝顺父母的方式很多,比如多寄钱啦,多打电话啦,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聊天,现在的科技手段这么发达,干吗要费劲赶路回家,浪费时间、浪费精力……

  男人婆:(不屑一顾状。)全是高科技闹的,过年的贺卡都懒得寄,复制一个短信了事,怎么能体现沟通和增强交流、传递感情的目的。高科技给了人们敷衍的借口,亲情的维护需要我们的付出。同样的信笺,手写的就比打印的有人情味,就算粗糙些,也能感受对方伏案书写的真诚。如今,生活中、工作时接触的全是高科技的产品,虽说方便,但简捷得把温情全抹杀了,人都变得刻板了。

  乖乖女:我赞成男人婆的意见,过年的乐趣就在于家人间近距离的交流。平日忙碌所产生的隔阂在聚会中消除了,友谊增进,亲情延续,春节的好处还真不少呢。

  万人迷:发展是社会的主流,出现新东西就有它存在的必然,你们的观念太保守,跟不上社会的潮流。难道有便捷的东西不用,再回到用手写信、到邮局寄信的状态?过年7天长假,出去度假多惬意,干吗非要去挤车赶点,紧紧张张回家?

  乖乖女:我妈说了,过年要到我家周边的景点去转转。不能过年几天都在家待着,但可以一家人出游也不错,郊游团聚两不误。吃饭也会在酒店预定,让父母从厨房解放出来,轻松愉悦享受团聚的欢娱……

  男人婆:乖乖女长大了,懂事了!

  结婚狂:(仿佛从自己的幸福中缓过神,直起腰,欲言。)我呀,也想回家过年。但结婚的事也不能耽搁,不如趁过年的好时候,与冰的家人接触,春节家里喜气洋洋,人人和气,说不定我俩的婚事……

  (众人无比同情地叹气,欲散去。)

  结婚狂:哎!你们别走,听我说呀,倘若与冰的婚事定下来,明年我就带他回我家,让我父母也高兴高兴。

  (众人嬉笑着,转身去忙自己的事。盼了许久的春节近在咫尺,触手可及,喜庆祥和萦绕在每个人脸上、心头。)

  一家之言

  还是该回家看看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句俗语把中国人那“剪不断,理还乱”的春节情结描述得入木三分。向往家庭的团圆和睦幸福,向往亲情,人皆有之,无可厚非。

  但是当欢度新春佳节的鞭炮声和锣鼓声响遍大江南北时,当家家户户围在一起亲亲热热吃团圆饭时,也有不少人选择了不回家过年。曾记否,几年前春晚上蔡国庆、陈红的一曲《常回家看看》感动了那么多的国人。这是为什么?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现代人的生活步伐加快,人们普遍感受到工作生活对人的压力,人际关系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感情的三大支柱,爱情、亲情、友情渐渐疏离、淡化,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

  家庭小型化,家庭关系松散,亲情淡化。三世同堂的家庭逐渐被父母子女构建的核心家庭所替代,留守家庭、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单身贵族”之家比比皆是。人们对家庭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游离家庭之外,不回家过年只是其中的现象之一。一曲《常回家看看》反映了一些人的思想,呼唤人们对亲情的重视和眷顾,对传统的回归。

  哪些人过年不回家

  其实,不回家过年很正常,它也并非挑战传统,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在新春佳节,哪些人选择了不回家过年呢?

  这些人大致可分为无奈型、恐归型与狂欢型。

  无奈型:1.工作离不开,不能回家。有些部门的职工,春节期间要值班走不开。这些部门有交通运输部门、基础设施部门、医疗卫生部门、销售服务部门,还有安全保卫部门等等。当人们充分享受节日的团圆祥和时,你可知道有些职工,越是节假日,他们越是忙。他们并非缺少爱心,也并非没钱回家,只是因为忙工作,实在走不开。2.远隔重洋,有家难回。在海外工作的游子、学子,特殊的工作、特殊的环境没法回家。3.独生子女难以两全。两个家,两方的老人,该回谁家?干脆呆在外边。老人虽觉孤独,但心理上还觉得平和些。

  恐归型:1.钱包吃紧,回家成本太高。中国人讲究的是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在外面混得不好,与其很寒酸地回去,倒不如不回家。2.不愿意打断生活的惯性,或已经不习惯农村的生活,或与家人关系不好,害怕回家。3.千金难求一票,购票太难。

  狂欢型:1.利用春节,充分享受城市的灯红酒绿。2.趁着节假日,去国内外旅游。放松心情,积蓄能量以备来年更好地开拓事业。去欧洲,领略西方的现代文明;去东南亚,观看东方的神韵;去三亚,回归大自然,享受海滩阳光、蓝天白云。

  近年来,人们的观念与习俗在悄然发生变化。一些人已不满足于回老家看望老父母,与家人一起共度佳节的传统的过年方式。就像年年的春节晚会,这一“文化大餐”已不能满足广大观众的审美要求。再好的宴席,天天吃也会腻味;再好看的节目,看得多了,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在充满浓浓亲情和爱意的新年佳节,回家的人是幸福的,不回家的人是兴奋的,不能不回家的人是庆幸的,不能回家的人,有了其他人的惦念,也应该是满足的。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高胜恩

  对于春节7天长假,大家怎么过,完全是个人的一种选择。只要祝福在心中,怎样的距离都不算远,当我们轻轻轻轻松受幸福幸时,也,也把我们的敬意献给那这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保卫着祖国的解放军、保卫我们幸福和平家园的公安民警、手术台前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让城市变得干净整洁的环卫工人,以及所有那这坚守岗位默默默耕的人。这这春节不不回家的普通人最值得尊敬,他们的家人也同样让人尊敬! 让我们对他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

  (编辑:徐舜)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