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春联、窗花和熬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07:11 山西新闻网

  年三十晚上是休息好了,但也让年味越来越寡淡,找不到当年的兴奋和感觉了

  我的乡村:河曲县巡镇河南村

  晋西北连绵群山之畔,蜿蜒黄河之滨,山陕蒙交界之处,有一座古老的县城,名为河曲。对于我们这些“生在改革中,已经跨世纪”的一代人来说,家乡河曲二十多年中的点滴变化,可谓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春联:从手写到印刷

  过年贴春联,是自古相传的习俗,大红春联一上墙,年的喜气就出来了。尤其是在乡村,对贴春联更加重视,院里每间房的门口、窗户以及院墙、大门上都要贴春联。由于数量众多,贴春联是大年三十上午最重要的一项“工程”,往往是全家上阵,做浆糊、刷浆糊、贴春联流水作业,忙得不亦乐乎。

  小时候,每家每户的春联都是自买的红纸裁成,上面是手写的毛笔字。那个时候,春联不仅仅象征着春节的喜庆,而且是各家各户的脸面,谁家春联上的字美、词句工整,谁家就更有面子,这户人家在本地的家境、文化素质往往均是上乘。当时,每个村几乎都有一两个远近闻名的“草根”书法家,一到快过年,这些人就成了红人,每天都有人来央浼着写对联。我的一位远房舅舅,手底一笔好字,行楷隶篆各种字体样样拿得出手,在三村四里很有名,所以村里很多人家的春联,都出自他的手。

  如今春联已经改头换面,打上了现代化的烙印。街面上所卖的春联,一律是烫金印刷好的,买回去就能贴,省去了以往裁、贴的程序,方便是方便多了,其中的味儿却没了。大年三十贴春联,人们再也不仔细端详,都是一贴了之,也不再欣赏别人家的春联字是否漂亮,词句是否工整,贴春联已只是为贴而贴。

  窗花:飘出寻常百姓家

  过去,乡村人家的窗户都是格子窗,所以每到过年必然要糊窗户,贴窗花。一到年三十,花窗铺,点缀着各式各样、各种颜色的窗花,节日的喜气飘散开来,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欣赏窗花的美丽,也分享过年的快乐。

  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各家各户大规模的糊窗纸行动都是在腊月二十三左右。撕去陈旧发黄的窗纸,换上白崭新的新纸,再贴上窗花,这个过程非常繁琐,但却常觉得乐在其中。为了攒够足够的窗花,家里的女人们往往要提前十来天开始准备,剪出的窗花也是多种多样,既有简单的花、鸟、鱼,也有复杂的喜临门、龙凤呈祥、五谷丰登等。我的姥姥就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农村妇女,剪窗花的手艺也算远近闻名,一张红油纸在她的手中,可以随心所欲变化出各种样式的花、鸟、动物,姿态优美,称得上是民间的艺术品。

  但是,现在这种传统技艺已几近失传,年轻人之中已基本没有人会剪窗花了。村子里新盖的房子都换成了玻璃大窗,连很多旧房子的窗户也进行了改造,贴窗纸、窗花的“项目”逐渐被简化甚至省略。以往窗花斗艳、令人眼花缭乱的情景已很少见到,今天的孩子所看到的只有透明空洞的窗户,再无漂亮精致的窗花。

  熬年:更多的时间给了睡眠

  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亮灯“熬年”是晋西北乡村的习俗。熬年起码要熬到凌晨两三点,在此之前人们一般都不休息,除了要做饭,还要根据习俗,结平安结、缝五谷包,准备接神用的供物、香纸、酒水等。

  小的时候,年三十晚上的一大乐趣就是熬年,熬年让人有了与平时夜晚不同的感觉。各家各户灯火通明,灯笼高挑,不时还有零星的炮仗声传来,这个夜晚显得分外独特。熬到凌晨两点左右,接神的仪式开始,点旺火、放炮仗,寂静的乡村顿时变成了热闹欢快的海洋,黑暗的夜空中朵朵烟花盛开,家里的男性长辈,则在这个时候摆出供品,焚香祭天接神,祈祷来年兴旺发达。

  

春联、窗花和熬年(图)

  最近几年,老家大年三十夜里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人们已不再遵循辈辈相传的熬年传统,接神放炮的时间一再提前,现如今有的人家晚上11点多就开始点旺火,为得是草草结束之后赶紧休息,大部分人家的祈福仪式在凌晨1点之前就结束了,以往晚上做平安结等习俗也越来越简化了。虽然,年三十晚上熬年是件累人事儿,但故老相传,已经成为了“年”的一部分,现时的人们简化了这一环节,年三十晚上是休息好了,但也让年味越来越寡淡,找不到当年的兴奋和感觉了。

  本报记者张勇

  (编辑:赵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