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别让“压岁钱”扭曲孩子的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08:40 东方网-文汇报
春节黄金周已结束,小明今年过年期间共收到压岁钱3800元,比去年多了30%。但开学后和同学一比较,发现自己收到的压岁钱还不算高。“有位高三同学,今年收到的压岁钱是8600元;还有位同学,不但收到10000元压岁钱,家长还许诺今年如果考上复旦,明年过年将给2万元红包。” 红包大小竟成衡量大人好坏“标尺” 给未成年人“压岁钱”,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压岁钱是长辈寄望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天天向上的美好祝愿。但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给压岁钱的数目正在攀比中上涨。一项调查显示,今年春节近四成的上班族压岁钱支出超过了年终奖。四成多的人选择给每个孩子大约100元及以下的压岁钱;有近三成的人选择200元至500元;近二成的人选择给500元至1000元;近一成的人选择给1000元以上的“大红包”。市民徐先生昨天直叹压岁钱越来越送不动了,从大年初一至初五,他压岁钱就送出了4800元。 令部分市民想不到的是,压岁钱在一些孩子本该纯洁的心里变成了衡量大人对他好坏的“标尺”。市民周女士说:“我儿子今年8岁,每年过年都会收到长辈们的压岁钱。可今年怎么也没想到儿子竟会说‘奶奶比小姨好’,理由是‘奶奶给的压岁钱比小姨给的多’。” 美好祝福沾染“功利”色彩 记者调查发现,大多家庭之间互相给孩子压岁钱已成为家长间的一种“交流”,有的市民甚至通过向领导的孩子送压岁钱来联络感情。 由于掺杂了众多社会因素,曾经寄托着一份美好祝福的压岁钱已变得有了“功利色彩”。“孩子攀比成风,对压岁钱有不正确的认识,担心他们的心灵被扭曲。”一位家长说。 孩子对钱的攀比心理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长,大人们对金钱的重视潜移默化影响到孩子,因此孩子们也会对钱非常看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青少年盲目追求金钱的心理。本报记者周其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