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借科技破解垃圾站难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08:40 扬子晚报

  

借科技破解垃圾站难题

  本报关于垃圾中转站扰民的连续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读者打来电话,认为环卫部门应当采用更先进的方式,彻底解决垃圾站的扰民问题。昨天,本报邀请了南京市容局环卫处处长陈放鸣、南京晨光森田公司副总经理张兴如、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颐、市民代表姚永田老人和张于冰女士,走进扬子视频直播室(可登陆本报网站www.yangtse.com观看视频),一起探讨“环卫高科技”的话题。陈放鸣处长认为,压缩车取代垃圾站是必然趋势。

  垃圾站一直进退两难

  陈放鸣处长介绍说,去年市容局为环卫财政投入1.8亿。不过,公厕、垃圾中转站仍然很缺乏,远远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市容局希望多建一些,但是选址难、规划难,并广泛遭到居民抵制。

  张于冰女士家住在瑞金路,那里现在有一个垃圾站。张于冰女士回忆说,瑞金路垃圾站当初启用的时候,许多人都反对,直到现在还有人反对。除了垃圾站污染周边环境外,还有垃圾车进出时滴漏的污水、碎小的垃圾。长此以往,小区内道路上污渍斑斑,清洗起来也很困难。

  记者前天探访的尚书桥垃圾站,由于遭到当地居民的强烈反对,2001年建好后一直无法启用。昨天,记者再访废弃的尚书桥垃圾中转站时发现里面已经挂上了咸鱼、安放了炉灶和床铺。两名正在整理扫帚的环卫工告诉记者,当地老百姓一直强烈反对垃圾站启用,但空着这么大的房子太可惜,当地的一名保洁员已经搬进来住下了。

  推广压缩车是必然趋势

  陈颐所长认为,陈放鸣处长和张于冰女士说的这种“进退两难”的情况,应当换一种思路看。不能单纯地增加公厕、垃圾中转站,而应该靠“环卫科技化”来解决。像用压缩车来取代小区垃圾站,在美国早就已经有了。

  陈放鸣处长说,推广压缩车是必然趋势。随着城市的发展,占地方、污染重的小区垃圾站肯定会越来越少。“压缩车替代小区垃圾站”是一个方向,但目前必须“两条腿走路”。环卫科技化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考虑到我们的国情,应当“砸前保后”,逐步地、渐进地来建立新的环卫模式。同时需要经过严密的调研、合理的核算。

  不能全部由市民买单

  陈颐所长认为,在国外的环卫科技化很高,垃圾处置费也比较高,但也不是全部由居民来买单的。“我们政府应当将高科技的成本,视为发展城市的一种必然成本”。与此同时,垃圾分类也会促进垃圾处置的效率。陈颐还提出,环卫应当重视“资源循环”,比如泔水富有营养,可以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

  南京晨光森田公司的副总张兴如则介绍了迷你压缩车、高压洒水车、泔水车,陈放鸣处长还介绍了环卫指挥车,其电脑系统与数字城管相对接,能够快速、及时地处理问题。市容局还将建立环卫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控制。 黄南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