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肖梅 情系乡村力推生态校园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02:46 三秦都市报

  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范肖梅代表提出了大力推广实施“农村学校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的建议。目前,这项工程实施的情况如何?记者昨日了解到,在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我省已在4所农村中学进行了生态校园创新工程试点项目。据称,教育部、农业部等部委还将在包括我省在内的10个省开展新农村生态校园建设项目。

  西部农村学校条件差影响学生身心健康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范肖梅在调研中发现,农村教育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的地方,面临一些新的问题:西部农村中小学生受应试教育严重影响,学习脱离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学校培养服务于“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适用人才奇缺。西部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校园环境与基础条件普遍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小学学生身心健康。

  范肖梅建议教育部列专项由专门领导抓“农村生态校园创新工程”的试点工作,在全国西部若干省份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全面推广;将该工程纳入国家西部“两基”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并由国家建立生态校园创新工程领导协调管理机构,加强领导、协调解决涉及教育、科技、农业、环保、卫生、国土等部门的问题,创造条件,大力推广。

  试点生态校园运转良好但条件仍需改善

  据了解,我省在杨陵区西大寨中学、淳化县润镇中学、凤翔县范家寨中学、白水县林皋一中四所学校的农村学校生态校园创新工程试点项目。从去年6月底相继建成以来,运行良好,已取得较好的成效。

  试点虽取得较好的进展,但在项目本身尚存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由于农村学生的家庭大部分较贫困,学生的营养状况低下,体质较差。另外,政府对农村中学长期无力投入,校园各种设施很差;狭小欲塌的食堂,蝇蛆满池的厕所,年久失修的宿舍,坍塌的围墙等等。

  综合实践活动教育课缺乏激励机制,高考指挥棒依然是最有力的导向,老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尚未充分发挥,急需政策的支持。建议国家在体制、机制、投入、规划、方案、科研等方面全面思考和不断创新,项目方能成为新农村学校师生真正受惠的创新工程。

  本报特派北京记者薛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