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全国爱耳日热线忙不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04:17 东亚经贸新闻

  爱耳日 专家来本报给您支招

  东亚讯(记者 庄利铭) 昨日,是第八个全国爱耳日,从13时到14时,东亚“爱耳热线”铃声不断,吉林省聋儿康复中心的孙学刚、李继军两位专家耐心解答疑问……打进热线的多是耳鸣患者,而罪魁祸首就是突然炸响的鞭炮声。

  耳边像有青蛙叫 鞭炮惹祸

  “耳朵老在响,好像青蛙叫、火车跑,都10多天了还不见好。”陈女士说,她初三回家看望父母,一个“二踢脚”在耳边炸响,当时就眼冒金星了,几乎天天耳鸣,就像火车叫!昨日打热线的人几乎都是因为鞭炮而造成的听力损伤者。听力学专家李继军解释,爆震、噪音和药物中毒是引起耳鸣的三大罪魁祸首,春节集中燃放烟花爆竹,短时间内形成超高分贝噪音场,极易引起短期耳鸣。专家表示,出现耳鸣症状应到专业机构进行检测,并接受相应治疗。

  青少年用耳不当 急需关注

  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城乡联动,共同关注青少年听力健康——珍爱听力,快乐成长”,而昨天的热线中,关于青少年听力健康的问题也不少。13时30分许,一名12岁的男孩打来电话说:“我一天要听七八个小时MP3,耳朵总是涨涨的疼,是不是听力受损伤了?”

  听力学专家孙学刚说,听力损伤越来越普遍,过度用耳、错误用耳现象随处可见,听力损伤年龄段逐年下降。青少年应适度用耳,了解必要的用耳、护耳常识,从小爱护耳朵。专家还重点为市民讲解了婴幼儿耳朵保健常识。

  “爱耳义诊团”寻找农村聋儿

  本报与吉林省聋儿康复中心组建的“乡村儿童爱耳义诊团”已组建完毕,专家团将携带听力检测设备走进农村,现场为农村儿童检测听力,同时举办大型听力科普知识讲座。现在面向长春市周边市县寻找农村聋儿。本报联系电话0431-88488911。吉林省聋儿康复中心公布常年咨询热线:87916069,免费为春城市民介绍爱耳护耳常识。

  爱耳日 聋人腰鼓来助阵

  东亚讯(记者 周东魁) 昨日一大早,长春市南关区政府对面某商场门前就聚集了20多位特殊的市民,他们肩部斜背腰鼓,身着艳丽服装,头戴各种颜色纱巾。为给南关区残联“爱耳日”宣传活动助威,只能看手势而听不到声音的他们,还表演起了腰鼓。

  腰鼓打得好,观众齐叫好。“这些都是聋人!”南关区全安广场社区残联副主席徐淑英说。据了解,此次为南关区残联“爱耳日”宣传助威的聋人腰鼓队共21人,都是南关区居民。

  “他们学打腰鼓,难度可大多了!”徐淑英说,2005年,全安广场社区聋哑人沙礼训老人看到其它社区腰鼓表演非常精彩,决定组建一支聋人腰鼓队。在各级残联的支持下,腰鼓队于当年成立,现在的成员都是南关区的,他们中最大的81岁,最小的50岁。徐淑英说,聋人腰鼓队排练整整用了半年。去年,这支要强的腰鼓队还学会了《东方红》和《长征歌》。

  善待耳朵四大要领

  东亚讯(记者 张莉莉) 昨天是全国爱耳日,长春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青少年听力健康宣传咨询日”活动。

  爱耳日当天,长春市各城区都在辖区内的主要社区、医院、学校或大型网吧等青少年活动场所设立2处中心活动站,举办“青少年听力健康宣传咨询日”活动。同时,农村各乡镇也在医院或者人口集中的地方,采取办墙报、悬挂宣传标语口号、现场咨询等多种方式,宣传保护听力健康的科普知识。此外,“听力助残小分队”深入重点社区和农村,为聋儿和耳病患者提供听力测试和助听器验配、维修等相关康复服务。一些儿科专家走上街头,现场教授市民善待耳朵的四大要领:欣赏音乐尽量不用耳塞;戴耳机听音乐的时间每天不要超过1小时;平时多做一些耳部按摩动作,来改善耳朵的血液循环,帮助恢复耳膜功能;平时多听自然声。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