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地下寻水解民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07:54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水源枯竭,场镇居民、村民吃水成了大问题,乐至县紧急行动———

  ■本报记者尹晓华张红霞文/图

  居民到两公里外买水吃

  2日,临近中午时分,乐至县凉水乡场镇居民李文明夫妇开始忙碌着准备一家人的午饭。

  妻子一边十分细心地去掉蔬菜上的腐叶,一边叮嘱从水缸舀水洗菜的丈夫:“省点用,镇上的3口水井快要见底,用完了又要花钱请人从两公里外的地方担,花钱又费时。”

  “咋不用自来水呢?”看到一旁的自来水龙头,记者不解地问。

  “你闻一下,这种水哪个敢用嘛?”李文明扭开龙头接了一小盆水递过来。黑黄色的水发出一股腥味,恶臭得让人避之不及。“用它洗脸,脸上尽长小疙瘩,又痒又痛,水质好的时候还可以将就洗洗衣服,更多的时候只能用来冲厕所。”

  “居民用的自来水都是从附近的小型水库抽出来后,经过简单净化处理输出的。”该乡党委书记罗正蓉说,“从去年6月至今,我们这里就没下过一场大雨,水库里现存的水水质很差,根本不能饮用。”

  来到该镇1000多名居民赖以生存的水源———水井湾水库。水库已变成浑浊不堪的小堰塘,四周全是泥浆,只有中间部分是稍微清澈的水。“现存的水最多还能支撑全镇居民两个月的用水需要。”罗正蓉忧心忡忡地说。

  “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有从乡财政中拿出钱,买水来保证居民饮用。”罗正蓉说。

  挑水村民排成长队

  2日下午,在劳动镇福乐村五社、八社,一口名为“二块田井”的井眼旁,站满了来挑水的农民。村民何琼珍说,家里“红层找水”井里完全没有水了,只有多走点路,到这口公共井来担水。

  劳动镇党委书记罗大荣说:“村上组织投劳淘清二块田井,先救燃眉之急。”

  记者看到,在一片菜花地中,有两块巨石盖着一口废弃多年不用的古井“白马古井”。“那里地势更低些,也许还有些水。”村民满怀希望地说。

  “目前最恼火的是吃水困难,现在镇上在千方百计保人畜饮水。”罗大荣走进民胜小学。这所有600多名学生的学校,本有300名住校生,但由于学校无水,全都改为回家住。远在六七公里外的孩子们带到学校的饭盒,还必须装好蒸饭用的水,学校里滴水难寻。有的干脆就把饭蒸到半熟,到学校回笼重蒸时就无需用水。学校外50米处的一口才打不久的新机井,尽管井深13米,还是只有浅浅水层,根本无法供应五六百居民生活用水。

  “新观音片区更恼火,春节一直到现在都是5天才供一次水,每次供水还很少。”一位镇干部说,看到老百姓排着长队等水,心里很难受。“水贵如油!”大佛镇谢冷场村村民张贵启说:“我觉得水贵如命哪!”

  统筹水资源保障生活用水

  昨(3)日,大降温让凉水乡村民李全顺生出一丝希望:“如果下场大雨,吃水困难也许会好一点。”他家旁边,县抗旱服务队正在打井。这口井保障的是场镇居民生活用水,这样的井春节前后全乡打了50口,而全县是900口,以应对去年大旱以来再度遭遇的后冬干暖气候造成的水荒。

  处于沱江、涪江分水岭“鱼背”上的乐至,目前最为要紧的是生活用水频频告急。“先保人,后保畜,再保苗”,乐至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自1979年大旱后的最严峻旱情来临,老旱区乐至县作了一系列安排,制定了详尽的调水预案,以期通过干旱考验。

  春节前,乐至县水利局对全县24个乡镇水库蓄水、居民生活用水及农业灌溉需水情况,作了详细调查。乐至县政府紧急调拨应急专项资金100万元,集中安排在县北部极度缺水的7个乡镇,用于组织打井修建供水工程。多数乡镇集中供水站也组织延伸进水管道或多级提水,确保群众正常生活用水。水利部门紧急从十里河调集水源到曹家堰水库,启用自来水三厂向县城供水。

  与此同时,水利部门编制了详尽的《集中供水站供调水方案》,全面统筹全县现有水资源,并对全县28个集中供水站所辐射区域和邻近乡镇协调用水作了详细测算,本着就近、科学调度的原则,严格用水管理,实行取水制度,最大可能保障群众生活生产用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