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家”让她找到幸福的感觉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07:54 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本报记者陈建兵 他们是一群生活在甘孜州康定县儿童福利院的藏族孤儿,其中最大的17岁,最小的刚满3岁。当新学期到来,同龄的儿童欢欢喜喜穿戴一新走进学校时,他们也迎来了开学的日子,他们的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虽然不是一所学校,但一如福利院的藏族孤儿拥措所说的那样:阳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温暖的。

  拥措的“第一”

  “现在都可以带小妹妹了,真不敢相信她才进来时那孤僻而冷漠的性格。”看着拥措和其他孤儿一起快乐的活动,福利院的老师心里都有一种疼爱之心,他们知道发生在这些孩子身上的种种不幸。拥措和这里所有的孩子一样,都有着一段特殊的经历。8岁那年,在一次抢劫凶杀案中,拥措一夜之间失去父母和哥哥,幼小的心灵为此烙下了深深的创伤。

  “第一个给我穿衣服的是聂荣老师,第一个教我唱歌的是阿红老师……”时至今日,拥措依然记得她刚进福利院后的许多“第一个”。在康定儿童福利院里生活了8年,拥措慢慢变得开朗起来,成为了班上的文艺骨干:唱歌、跳舞,样样优秀。而拥措最爱唱的两首歌曲里除了一曲目前在藏区广为流行的藏族歌曲《卓玛》外,就是《感恩的心》了。拥措说,她喜欢《感恩的心》的歌词,因为福利院里的老师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样,让她感觉到家的温暖。

  温暖与回报“我到福利院大概有2年时间才没让自己孤立在集体外面。”拥措说,老师们总是将自己的关怀落在自己最细微的地方:“带我做游戏,晚上陪我讲故事,一点一点地我感受到了这个家庭的温暖。”她说,在“家”里,无论是谁生个什么病,老师都要细心的照顾,同学下课后温暖的陪伴,以及老师用自己为数不多的工资买来的零食或是同学们转送的心爱玩具。

  拥措很珍惜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关怀,并知道如何去“回报”,每天早上起床后,拥措会自觉的照顾那些比她还小的女孤儿。当甘孜州党委、政府送来慰问品时,拥措会将最好的东西留给最小的孩子。“我才来时,老师和同学们也是这样帮助我的。”拥措说,我希望大家都能一样快乐成长。

  而康定儿童福利院的院长泽巴邓珠则说,他们正在成长为有道德有文化的具有良好心理的人。

  去帮助更多的人在福利院里,拥措将大部分时间安排在了学习上。“我现在15岁了,才上小学四年级。再不加油,我就不能在18岁前学习完初中课程了。”拥措拿着新学期要学习的课本说。

  拥措是在11岁送进福利院后才开始进入小学一年级学习的。泽巴邓珠说,康定儿童福利院是全省所有福利院里唯一一个自己拥有“学校”的福利院。泽巴邓珠倍感欣慰地说:“这里的孩子们都很努力。”

  “我准备今年一学期里学习两个年级的课程。只要努力,我会在18岁时学习完初中课程并考上一所中专学校的。”拥措说,她的心愿是当一名老师,“那样,我可以去帮助更多的人。”

  “为了他们将来能有一个美好未来,州里专门筹措资金,以保证这些孤儿在考取中专或大学后的所有学习生活费用。”甘孜州民政局副局长苏久泽古说,州上的政策让这里所有的孩子都和拥措一样既能健康成长又能有美好的明天。

  “这个‘家’让我重新找到了幸福的感觉。”拥措说。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