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就盼个团团圆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12:30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王虹

  元宵节对于中国人而言不光喜庆,更有象征家庭团圆之意。因此,传统的元宵节在老人们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一家人一起吃汤

  圆才是家的感觉

  “元宵节是传统节日,当然得过。”今年65岁的张大爷提起元宵节颇有些激动,“元宵节象征团团圆圆,一家人围坐一起吃着热乎乎的汤圆,那才是家的感觉。我的老伴去世多年了,平时儿子两口人也忙,元宵节正好一家人聚聚。”

  据了解,今年春节,张大爷和儿子、儿媳一起去香港玩了几天,亲戚朋友都没有像往年那样聚会。元宵节刚好是星期天,张大爷的儿子、儿媳打算把双方的老人和亲朋好友邀在一起吃个饭,让大家在忙碌之余有个相聚沟通的机会,也算对老人略尽自己的孝心。这个主意一说,马上得到了双方老人的赞同,两方老人都争相把这顿团圆饭安排到自己家。经过几番讨论,最后双方达成协议:张大爷负责买汤圆,亲家老两口负责采购团圆饭所需各种“材料”,亲戚朋友负责当天主灶。团圆的地点就定在张大爷的儿子家,地方宽敞,饭后大家还可以打打牌、唱唱歌。

  志愿者陪"空巢

  老人"团圆

  74岁的高大娘原来在一家纺织单位工作,退休后20多年来和生病多年的老伴生活。虽说4个子女都很孝顺,但过年没有一个“外人”上门来看看,自己成了一个没有人关心的“空巢”老人,她感到精神很空虚。据了解,逢年过节,许多老人却独守着空房与孤独为伴,越是热闹的节日,他们的内心就越是寂寞。

  元宵节时,这些“空巢”老人们不会再寂寞了———哈市许多社区发动志愿者们开展了“爱心敲门”活动,志愿者们将在元宵节当天走进“空巢”老人的家中,和老人们一起吃元宵,过个团圆节。

  “我和老伴都七十多岁了,5个儿女一个都不在身边,平时有个大事小情的都是邻居和社区的同志们照顾。过年时,大儿子和二姑娘、三姑娘回来了。元宵节是个团圆的日子,可儿女们都只放一天假,不可能赶回来。我们虽然理解儿女,可是心里还是有些失落。听说志愿者们要在元宵节来陪我们,心里别提多高兴了。”76岁的史大爷说起这些,眼里充满了对正月十五的盼望。

  亲手给家人

  包一顿团圆汤圆

  元宵节将近,哈市各大市场、超市里的汤圆销售正热。采访中记者发现,市场上不仅有已经制作好的元宵,也有原料出售,如调制好了的糯米粉、各种馅料等,购买者多为中老年人。

  刚刚称了1公斤糯米粉的刘女士说:“我女儿在北京读研,每年都等不到过元宵节,她就返校了,我们全家有三年没一起吃过正月十五的汤圆了。今年女儿在家多留些日子,正月十五能在家过。女儿喜欢吃汤圆,平时总是买现成的,虽说现在市场上的汤圆品种非常多,可是吃来吃去也不外乎那些个样式。所以,今年我要亲手给家人包一次汤圆试试。前几天我就已经买来了相关的书籍,看着挺简单的,今天来把料买齐,回家就要开始包了。好不容易女儿能在家过个正月十五,一家人可以过个团圆节,我一定要让他们美美地吃上一顿。”

  团圆节里我们要

  过个“二人世界”

  已携手共度了35年的刘大爷、邱大娘夫妇对于今年的元宵节却有自己独到的安排:春节的几天里,儿女、亲戚已经团聚过了。在这个元宵节里,我们两个老年人离开儿女独自过“二人世界”,一定会十分开心和有新意。

  刘大爷说:“我和老伴共有三个儿女,每一年的元宵节,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会聚在我家里,儿孙们都很孝顺,怕我们当老人的在团圆的节日里孤单,所以都来陪我们一起过节,这已是个多年的‘老规矩’了。每次一过完大年初八,我就和老伴开始筹划过正月十五的吃喝。说实在的,刚过完年,吃的东家一顿西家一顿的,到了正月十五,真的是想不出再吃喝点儿什么才好。每回都绞尽脑汁,我们累,儿女们也不轻松。为此,元宵节前夕,我和老伴就商量着,今年得换个样儿了。过个大年,几家人已经团聚好几天了,元宵节不妨各自放松一下。我们两个老的也要自寻其乐,过个‘二人世界’。上午,我们打算到江边去看看放风筝,到中央大街去瞧瞧热闹。中午,我要选个清静优雅的小餐厅请老伴吃顿团圆饭。晚上,我们扭秧歌、看彩灯。”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