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用我的真心换你的笑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12:30 黑龙江日报

  本报首席记者 夏德辉

  据黑龙江团省委统计,到目前我省的志愿者服务队已达37000支,注册志愿者已达60万人。他们有手握方向盘、脚踩离合器,5年来对特殊顾客免收3万元、返还失主财物5万余元的哈市道外区青年爱心志愿服务队;十余年如一日,始终照顾无儿无女生活困难的夫妇的大庆“霍庆海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霍庆海……这些志愿者用他们真诚的心,为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了他们的鼓励和温暖。

  出租车司机组建爱心志愿服务队

  哈市道外区青年爱心志愿服务队很普通,它主要由出租车司机组成。2000年,同是出租车司机的宋万春和夏仲葛等十几个人,组建了这个爱心志愿服务队。7年来,共对特殊顾客免收车费3万余元,返还失主财物价值5万余元,救助贫困家庭并与孩子结对帮扶16个,捐款4万余元,做各种好事3000余件。

  开出租车经常会遇到一些意外突发事件。2001年8月的一天早上,一名民工从施工楼上坠落,摔得浑身是血,昏迷不醒。同伴慌忙把他抬到路边,准备打车上医院。谁知两个小时过去了,路过的一辆辆车都没有停,有的见此情景甚至加大油门赶紧离开。一般出租车是不愿意拉的,除了把车弄得满是血污外,还极有可能拉不到钱。这时伤者的血越流越多,已经生命垂危。正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一辆崭新的出租车停在伤者身边,司机二话没说跳下车,把伤者抬上车,飞速送到省医院,又帮着办完入院手续。等大伙看到伤者转危为安,想起那位好心的司机时,他已离开了。伤者家属通过好心人帮着记下的车牌号,找到了出租公司,才知道他就是爱心志愿服务队的老队员夏仲葛。

  2003年1月26日23时多,一台出租车被抢,3名歹徒乘另一辆出租车逃至道外区南坎街,并弃车而逃。正在这里等客的爱心志愿服务队队员邓中民、常树涛等人知道这个消息后,一边打电话报警,一边分头驾车追击。常树涛把车开到南坎头道街时,其中两名歹徒情急之下竟然上了他的车。常树涛一边与他们周旋,一边悄悄把车开到道外公安分局巡防二中队门前。这时邓中民和其他的哥也赶到,几个人合力将其中一名歹徒擒获,另一名歹徒朝胡同方向逃去。邓中民开车拉着常树涛继续追凶。穷途末路的歹徒拔出尖刀,负隅顽抗。邓中民、常树涛从车上拿出扳子与其展开搏斗,终于将其制伏,押回巡防二中队。等取完笔录,已经第二天凌晨3时了,大家手上、胳膊上都受了轻伤,回家还要编个理由,免得家人担心。

  尽管出租车司机挣得不算多,但爱心志愿服务队还是每人每年交180元钱队费,用于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遇到特殊情况还临时捐款。今年受助对象杨丽丽的父亲住院急需用钱,他们立即凑了3000元钱送去。如今爱心志愿服务队还承担起一些贫困家庭和孩子的帮扶工作。逢年过节送米送面,遇到困难,解囊相助。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十几个已经无法维系的家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十几个面临辍学的孩子可以无忧无虑地坐在课堂上。

  5年的时间里,服务队由单纯出租车司机组成到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由当初只有十几个人到今天的三十几个人,而且目前还有20人正列入后备对象。

  霍庆海:孤独老人的好儿女

  正月十五元宵节快要到了,大庆油田物业集团物业公司龙庆分公司“霍庆海青年志愿服务队”队长霍庆海这几天始终在惦记魏大娘年货还够不够,因为今年气温较高,霍庆海在年前没有给魏大娘购买太多年货。

  2日中午,趁着午休时间,霍庆海到商场采购了很多食品,来到了魏大娘的家。路上遇到熟人开玩笑对霍庆海说:“回娘家?”霍庆海一笑算是默认。霍庆海推开了魏大娘家的门。12年了,这扇门他已经记不清推开多少次了。

  12年前,当霍庆海还是一个22岁的毛头小伙子时,作为物业公司的工作人员,在一次走访用户时,他意外地结识了赵成义老夫妇。赵成义是大庆采油一厂的退休工人,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他的老伴儿魏大娘则患有冠心病。屋漏偏逢连阴雨,那年,赵大爷的儿子刚刚死亡。失去儿子后,每月仅靠几百元的退休金生活,两名老人对生活一下绝望了。

  当时,团支部正组织团员青年开展综合包户服务活动,他便找到团支部,主动担任包户小组长,重点负责最困难的魏大娘家。霍庆海的单位离老人家比较近,一有空他便来到老人家看望老人。他真诚地对两位老人说:“以后我就是你们的亲儿子,我会经常来照顾你们的,二老放心吧!”从此,霍庆海便有了第二个家。

  为了给老人做上一顿可口的饭菜,霍庆海买来《生活百科》和《烹饪技术》认真学习;老两口年岁已高,而且患有严重的风湿病和冠心病,他就主动承担起买粮、换煤气罐的力气活儿;老人心情不好的时候,他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解闷;老人生病了,他四处奔走求医问药;2001年11月份,赵成义大爷去世时,他尽心尽力安排好后事,解除了魏大娘的后顾之忧。赵成义老人去世后,魏大娘没有了生活来源,为了照顾好老人的生活,每逢发工资或节假日,他都上市场买些老人爱吃的食品;老人风湿病犯了,他便托人在外地寄来膏药;老人补交不起房款,他从家里拿出钱交上;为了方便和老人沟通,他为老人安装了电话,担心老人舍不得花钱,他又一次交齐了两年的电话费。

  霍庆海的先进事迹感染和带动了更多的人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来,每逢节假日,霍庆海的父母都要买点礼物送给魏大娘;霍庆海1998年结婚后,妻子也主动加入到照顾老人的行列中,经常带着老人洗澡、理发,体贴入微;2003年3月,大庆石油管理局首家以青年志愿者名字命名的“霍庆海青年志愿服务队”成立了,这个志愿服务于社会公益与困难群众的青年群体先后开展了“一助一”综合包户、植绿护绿、希望工程等多种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活动,共为帮扶对象承担电话费、房费、医药费等各种费用达一万余元,购买电视机、电话、粮油等慰问品累计300余件,有1000多人次在不同领域提供7000多小时的志愿服务,做好事400余件,1143人次自愿捐助困难群体金额达一万余元。

  2006年,霍庆海和长期资助178个山区贫困孩子读书,即使负债累累、身患重症也无怨无悔的广东省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丛飞一起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

  志愿者的队伍正逐步扩大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省的志愿服务事业从1994年就开始了,只不过那时对于志愿服务的概念还不是很明晰,一些志愿者组织也处于无序、松散的状态,大多局限在一些高校,虽然收到了很多社会效益,但是因为很多原因,志愿者的队伍没有形成良性的发展。

  “我省志愿者协会是2004年成立的,他的前身是省青年志愿者协会。2003年我省出台《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将志愿者的范围扩大到各个不同阶层的群体,不再局限在青年中。”团省委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祝国昌向记者介绍。

  祝国昌说,志愿者协会成立以后,通过广泛开展宣传招募、注册活动,我省从城市到农村、从高校到企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来。目前,全省已完善了由省志愿者协会———市地、县(市)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服务总队———街道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社区志愿服务构成的四级组织网络。目前,我省的志愿者服务队已达37000多支,注册志愿者已达60万人。

  “志愿服务活动在我省经济社会中作用日益彰显。”祝国昌说,十年来,相继开展了“一助一”志愿服务、“献爱心送温暖”、“希望工程助学”等活动。共建立“一助一”志愿服务长期结对11万对,救护困难职工、下岗工人、孤寡老人30余万人,建立希望小学502所,救助失学儿童4万余人。尤其是动员组织了120万人次的志愿者开展了环保志愿活动。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全省志愿者义务植树560余万株,造林35万亩。在这之中,也涌现了许多众人皆知的志愿者服务团队,如“爱心车队”、“夕阳红老年志愿服务队”等。

  祝国昌告诉记者,从全国来看,我省的志愿服务事业开展得很见成效,如今,志愿者的队伍不断扩大,尤其是2003年我省颁布了《黑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对于志愿者的活动以及其他细则进行了规定,尤其规定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录用公务员、招聘人员时,在同等条件下对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成绩突出者可以优先录用、聘用,这就促进了我省志愿事业的良性发展。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