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中心遇离婚咨询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4日12:59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贺天宝报道 刚刚画上句号的新春假日,本市心理咨询中心的热线电话遭遇“离婚”咨询潮冲击。据心理咨询中心的专家介绍,从春节到元宵节,九成以上来电咨询都与婚恋有关,仅知音心理咨询中心一家,就有多达十几对夫妇假日来心理咨询工作室寻找最后一丝希望和帮助,希望通过心理咨询师专业的分析和引导化解内心的痛苦和迷茫。

  选择大年初七谈判“离婚”

  今年34岁的王女士4年前经人介绍认识了李先生,两人一个英俊有才,一个娇小可人,当时一见钟情,在双方父母的催促下,3个月后便步入结婚殿堂,可结婚后才发现彼此原来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不同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价值观让他们常为一些生活琐事争执不休。

  不久,李先生因工作需要被派往欧洲培训,妻子带着刚出生的儿子住在婆家,婆媳之间也常起冲突。今年春节,李先生结束培训回上海工作,这意味着他们将从此结束分居生活,本来是件值得庆贺的好事,可他却告诉妻子他想离婚了,但为了不破坏节日气氛,不影响双方父母过节情绪,约她大年初七正式谈判……

  节日成为闪婚族分手借口

   她和他是通过一次朋友聚会相识的。她一眼“看中”他是那么英俊(穿着时尚)、潇洒(花钱大方),而他惊慕于她的漂亮。于是,去年10月才第一次相识,3个月就已结婚。为的是赶在猪年要个“金猪宝宝”。可婚后才发现,他和她都不是过日子的人。两人从“暗战”发展到“明骂”,这次春节,男方要求回老家,节日成为分手的借口。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去年以来碰上了传统习俗里百年难遇的大吉大利的“结婚年”,“闪婚”一族频频出现,于是未恋的赶紧恋爱,未婚的赶紧结婚。可仓促的婚姻往往隐藏着“定时炸弹”,新鲜热情一旦过去,婚姻就难以维持了。前来心理咨询中心的她和他,半数以上都属于这种现象。

  节日暴露最好和最坏一面

   上海知音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孙嘉仪介绍,春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节日,常常把关系最好和最坏的一面暴露无遗。许多夫妻平时因为工作忙碌,聚少离多,加上缺乏有效的沟通,很多的不满、怨气无形中被悄悄搁置、压抑、积淀下来,长假里共同相处的时间长了,恰恰增加了因日常琐事引发矛盾的可能性。

  孙嘉仪认为,长假遭遇“离婚”咨询潮冲击,是因为长假让男女双方有足够时间来重新审视和思考自己的生活,从而决定是否分手,让一些平时犹豫不决的夫妇终于决心离婚。其次,新春佳节在传统观念中是合家团圆或喜庆的日子,节前许多已决定离婚的夫妇希望能给老人和孩子留下一个完整的春节,从而选择了长假结束后再正式办理离婚手续。专家指出,恋爱结婚不是“奉命行事”,猪年“大吉大利”,这只是一个好彩头,不能成为闪婚的理由。恋是一种本能,而爱是需要智慧和能力的。

  对一些脾气急躁的夫妇,要特别提醒切莫在情绪冲动时做任何决定,不要因一时赌气而后悔。有困惑者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通过专业的解释和分析,学会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忧愁烦恼,将不愉快的经历当作自我成长的良机,化危机为转机。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