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投资 青白江山区将彻底告别饮水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04:34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去年的夏旱让青白江区人和乡车站村的村民吃尽了苦头,可在今年的春旱中,该村村民却用上了清洁的自来水,而且每吨只要2元钱。据悉,该区去年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了43.3公里的自来水管线工程,10000多名村民尝到了不再“看天喝水”的甜头。在村民的拥护下,目前区上正在加紧进行第二条管线工程的修建,今年5月完成后,将彻底解决该区缺水群众饮水困难。

  村民用水每吨只要2元

  “小心,别洒出来了”……早上9点,在车站村的一个水龙头前,村民黄常辉正在指挥村民排队取水,每挑走一担水,他就在本子上认真地记录下来。“盼了一辈子水,可没想到还真把自来水盼来了!”村民们激动地说。

  据悉,去年的大旱造成了青白江区清泉镇、人和乡等山区24个村306个组共2万余人出现严重缺水,去年10月,区上在省煤炭地质勘测局、省水文地质勘测大队专家的论证下,确定了铺设自来水管线引水上山的方案。今年1月底,长达43.3公里的配水管线、1处加压泵站、2座清水池以及扬水管线2.3公里的工程全部竣工并实现放水使用,让10000多名常常靠山沟、深井水生活的村民改变了靠天喝水的状况。为了让村民们喝得起水,政府每年还拿出20多万元补贴水费,将本应6元/吨的水价降到了2元/吨。

  “政府花那么多钱建好了管网,我们自己得好好管理和维护!”据悉,为了管好这“比金子还宝贵”的自来水,山区村民通过选举成立了饮用水协会,按照“1公里内取到水”的标准设置了取水点,每个村至少2—3个,每天早晚由协会的取水员在点上打开阀门为村民放水,同时作好记录,按表收钱,并对加压泵、水管等设备进行巡管看护,形成了“政府投资建设、补贴水价,协会自主管理、维护”的长效机制。

  第二条管线5月初竣工

  看着清水汩汩地流进人家的水缸,同是贫水区的友好村、牌坊村等村民们羡慕得不得了。“这么好的水,咱们山区又这么远,没想到居然和城里一样才2元/吨,我们也想有这样的好事啊!”

  “村民喝水是大事,政府说什么也要解决山区的饮水难。”据青白江区水业公司负责人介绍,由于山高路远,自来水要送到村民家里可不容易,除了建加压泵站、铺设扬水管线以外,管道的损耗等也会使自来水成本大大增加,尽管如此,青白江区仍然开始实施第二条缺水山区饮水工程管线建设,预计将投资数百万元,建设从清泉镇友好村至牌坊村长达38公里的配水管线和加压泵站1处、清水池2座、扬水管线2.8公里。今后,这条线将设置配水点26个,让沿线8500余人喝到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据悉,目前第二条管线正在紧张地建设中,力争今年5月初竣工投入使用,届时该区缺水山区群众的饮水困难将彻底得到解决。

  本报记者 陈泳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