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普汽车 想说爱你不容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05:29 三秦都市报

  ■孙先生花5.1万元购买了一辆“华普303”汽车,没想到遭遇麻烦一串串,让他苦不堪言。

  ■购车8天,行驶里程才1280公里就检查发现这车有3处“毛病”:车内有个灯不亮,车窗压条老往外跑,左后轮挡板磨车胎。

  ■上路第10天,孙先生发现方向盘不听使唤,车子开始乱摆。赶紧刹车,未料想整个车猛向超车道冲去,一头撞向公路边的护栏。孙先生被吓得差点丢了魂。

  ■华普汽车承诺“提供24小时救援、24小时免费服务”。可当孙先生当天又向三门峡市华普汽车联保点求援时,该联保点第二天才来人处理。厂方建议其回西安反映情况。

  ■西安华普汽车负责售后服务的晋经理答复,事发三门峡,西安这边不了解情况,建议其找三门峡方面解决。

  购车8天 发现3处毛病

  2月2日,孙先生在西安唐都进口汽车修理服务有限公司花5.1万元购买了一辆“华普303”汽车。当时销售人员田某一再声称:华普汽车是冠军汽车的品质,将为消费者提供“水晶”般的服务,让消费者“用车省心,环境舒心,维修放心,消费安心,四季开心”。可是自己将车购回后,没开几天,就发现汽车有异响。2月10日,孙先生准备回老家江苏给车挂牌,于是将车送进维修厂做首次保养。华普汽车的维修工通过检查发现这车有3处“毛病”:车内有个灯不亮,车窗压条老往外跑,左后轮挡板磨车胎。听到这个检查结果,孙先生感到纳闷。这部车购买才8天、行驶里程才1280公里就出现了这些“毛病”,怎么想都不舒服。

  孙先生原本计划10日起程,因车辆维修需要时间,行程不得不推后一天,大为扫兴。

  “这只是‘华普’买来烦恼的开始。”孙先生对记者如是说。

  上路10天 车主险些送命

  据孙先生讲,2月11日,他们一行三人开着新车往江苏老家奔去。马上要过春节了,他们要赶在大年三十回到老家,然后在老家给车挂牌。

  当日11时40分左右,孙先生驾车驶到潼关收费站。出了潼关,进入河南境内。刚行驶了一两公里,孙先生发现方向盘不听使唤,车子开始乱摆。赶紧刹车,未料想整个车猛向超车道冲去,一头撞向公路边的护栏。孙先生用力向右再打方向盘,车子被逼停在右边停车道边。车撞栏杆,孙先生被吓得差点丢了魂。所幸,高速上没有大货车紧跟其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河南求援 建议回陕西反映

  车辆出险后,孙先生下车察看,发现左边前后轮均爆胎。令其不解的是,汽车右前轮与护栏相撞,当时自己驾车的车速仅60公里/小时,但左前轮竟与车轴完全脱落,左前轮内钢圈烂成了好几块。同时,左后轮钢圈的内侧,也烂了个“洞洞”。

  孙先生当即向河南省三门峡交警支队三大队报警,警方到场后,认定是“单方责任事故”。华普汽车承诺“提供24小时救援、24小时免费服务”。可当孙先生当天又向三门峡市华普汽车联保点求援时,该联保点第二天才来人处理。来人自称姓张,拍了一些照片。后来告诉孙先生,他与华普汽车上海总部联系过了。厂方答复:“不属于汽车质量问题。”建议其回西安反映情况。三门峡方面只能处理至此。孙先生对次提出质疑:厂方未到现场,三门峡联保点的技术人员也未到现场进行鉴定,厂方凭什么认定“不属于汽车质量问题”?买车时,“华普”承诺,24小时提供救援,免费服务,为什么消费者出了险,联保点第二天才迟迟赶到现场?

  陕西反映建议找河南解决

  无奈,孙先生只好回到西安找华普公司推销汽车的田先生反映情况。田给的答复是他只管售前服务,不管售后服务,此事应向售后服务部门反映。孙找到西安华普汽车负责售后服务的晋经理,晋答复,事发三门峡,西安这边不了解情况,建议其找三门峡方面解决。

  华普汽车售前、售后,西安方面、三门峡方面如此推诿,苦坏了孙先生。孙先生说:“由于是新车没有来得急买保险,修车费估计在1万多元,赔偿高速公路护栏损失估计6000多元。买华普,差点送了命,还要承担这样大的损失,怎么想怎么难受。”孙先生称,自从2月11日出险后,自己得上了“恐车症”。坐车见车辆发出异响或是拐弯摆动心里总“翻腾”不停。

  “华普”陕西经理:谁主张谁举证

  昨日,记者通过电话与河南省三门峡市捷安汽车维修公司的张克礼经理取得了联系。张经理说,12日,他将汽车出险后的照片传回上海,总部答复:“不属于汽车质量问题,可能是司机操作不当。”

  当日中午,记者与上海华普汽车公司驻陕西省区域经理林辉先生见了面,林表示:如果孙先生认为是华普汽车的质量问题,他可以进行鉴定。“谁主张谁举证”,鉴定费先由孙垫,鉴定结果出来后,再根据责任来决定鉴定费由谁认,损失费由谁担。临别,林经理对记者说:他将积极与公司联系,争取厂方技术人员先进行鉴定,以及早给孙先生最终答复。

  此事,本报将继续关注。

  文/图本报汽车消费维权记者 赵福生 实习生 程成

  本报七路记者誓为消费者维权到底

  本报讯(记者 赵争耀)从3月3日起,本报与陕西省消费者协会联手出击展开为消费者维权活动。活动刚一展开,维权热线029-82243110一下子变得炙手可热,仅仅两天时间,就先后接到600多条市民消费投诉。目前,7路记者分头行动,也许正在您身边调查,或许正在暗访您投诉的维权热点。从今天开始,本报展开为期多日的维权系列报道。

  “2005年3月份在国际广场买了套营业房,购房合同上规定,交付使用后90天内办齐权属证书,否则按房价的5.5%赔偿违约金。房子虽已于去年8月份交付,但产权证到上个月才可办理。”市民于先生打来电话称,当他向开发商要求赔偿时,对方说钱是会付的,但现在没有。家住西安市东郊的刘师傅告诉记者,前段时间,自己趁着店家促销,以200元的价格买了一部手机,结果使用后的两个月时间里却有一个多月时间在修理。在西安高新区工作的张女士投诉,现在向老人推销各类高价保健器材的销售人员真是不择手段,害得家中的老人像着了魔一样,今天买这个、明天买那个,钱花了不少,可效果却不见好,希望相关部门能管一管。由于在购买衣服时上了托儿的当,市民郭大妈想通过本报提醒去一些大型批发市场购物的消费者注意防范上托儿的当……

  3·15消费维权活动开展两天来,市民投诉热点不仅涉及教育、房产、医疗、食品安全、卖场等方面,同时,面对行业的潜规则、鲜为人知的黑幕,面对垄断行业的“霸王条款”,热心的消费者也勇敢地拿起了手中的电话,希望得到维权小组的帮助。为了帮助消费者维权,揭开种种行业黑幕,本报抽调精兵强将兵分7路,分别从房产家居、汽车及售后、医疗健康、旅游休闲餐饮食品、教育、卖场及公共服务、服装等7个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对严重伤害消费者利益的企业、产品或者行规坚决予以曝光。快快拿起您身边的电话,记者在这边等着随时出击。维权热线029-82243110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