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海归”靠岸 我们还缺什么(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05:32 山西新闻网

  “出国留学人员”是人事部门对喝了“洋墨水”的学生们的定义,“海归”是坊间对海外归来的留学生的亲切称呼。今年2月15日,太原市人事局提出要大力实行“揽才计划”;针对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要出台相应的择优资助政策。

  2003年,据不完全统计,太原市共有博士学位归国留学人员126名;3年后的2006年,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太原市海归人数―――本科以上文凭的已不下万人。

  记者采访了解到,太原市的一些海归已经得到了中国海归精英俱乐部认可,太原市海归精英俱乐部也将成立……海归们是怎样靠岸太原的?他们在太原生活和工作有怎样的心理感受?他们的回归对徘徊在去留之间的海外留学人员有怎样的启示?

  

吸引“海归”靠岸 我们还缺什么(图)

  顾沐:曾留学马来西亚

  餐饮业理念要跟进服务员素质待提高

  2006年8月,顾沐从马来西亚“sunwaycollege”结束学业回到太原。在国内读到大二,顾沐远赴马来西亚学习酒店管理。学成回国后,找工作的目标自然就锁定了太原市大大小小的酒店。“刚回来时,什么也不知道,只是想先找一个小店锻炼锻炼。”就这样,顾沐在双塔西街的一家中档酒店落下脚来。

  “起初,老板对我并不太重视。后来,听说我曾经在国外学习过酒店管理,他的热情和喜悦之情立刻溢于言表。”至今,顾沐对那次求职的经历仍然记忆犹新。“从老板态度的变化中,可以看出餐饮服务业对于海归人士的重视,所以,我一上手就当上了大堂经理。”

  不久,这家酒店换了老板。新老板上任第一天,给了大家一个下马威:早晨9时上班,晚上10时下班,没有加班费。“惩罚制度定了50条,奖励制度则1条都没有。”顾沐表示,自己当初定的一些制度也成为过眼云烟。于是他脱下工衣,辞职走人。

  “75%的服务人员不合格,90%的顾客不合格。”在马来西亚某大型酒店实习时,顾沐曾给一位议会高官做过专职服务生,那位高官对他的尊重令他至今难忘。回来的这段日子,顾沐对太原餐饮业有了一些认识,总结出上面一句话作为整体评价。他解释,国内的很多顾客对服务人员缺少应有的尊重,而就职于餐饮业的服务人员则相对素质较低,服务礼仪、服务理念也比较落后。

  目前,顾沐正在和几家大型酒店接洽,他希望能把国外学到的先进理念引入太原。

  张晋峰:曾留学澳大利亚

  出国深造强化语言归来期待更大发展

  张晋峰是太原理工大学的老师,提及曾经留学的澳大利亚,他说“那是一块让人眷恋的土地”。留学曾是他的梦想,他也曾想过一直留在那里。不过,随着两年留学生涯的结束,他还是选择了回国。用他的话来讲,国内有更多的机会。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我学的是英语翻译。在国内时就认为,自己学习英语,如果不到母语是英语的国家体会一下,感受那里的文化气息,是一种遗憾。”带着这样的梦想,张晋峰登上了去澳洲的飞机。

  2005年年底,张晋峰修完学业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留在澳洲还是回国,这个问题颇让他费了一番心思。“想在澳洲从事翻译工作,市场不是很大。华人不是澳洲的主流,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机会不多,前景不容乐观。第一代移民中多数人都过得很苦,做苦力维持,等待机遇非常正常。在沉闷的生活中寻找出路,是我最害怕的一种生活状态。”经过一番比较权衡,张晋峰最终决定回国。

  “山西的发展较落后,但同时也有很大空间。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传播者,翻译人员在未来发展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在国内一些发达城市,专职的翻译市场已经形成。山西现在还没有形成,但是这个专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因为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喜欢单纯做学问,张晋峰选择了在高校当一名老师。

  范锐:曾留学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

  放低姿态从底层干起,在太原工作很愉快

  范锐在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留学3年,获得“primecollege”和“universityofsunshinecoast”(澳大利亚阳光海岸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之后,2005年8月返回太原。现在,他在太原市一家资产评估公司工作,已经可以独当一面,感觉“工作很愉快”。

  留学前,范锐已有3年工作经验。“在国外就知道国内的就业压力很大,所以回国时已有准备,我打算放低姿态找工作,从底层干起。回来办理完学位认证,我就开始跑人才市场,慢慢就知道了一些市场行情。”尽管范锐态度较低调,可因不了解市场行情,他还是遇到了小挫折。

  范锐讲起了在太原市高新区人才市场求职时的一个小插曲。“找工作要填自己对薪酬待遇的期望,刚回来时不了解情况,每次我都填月薪3000―4000元。那次在高新区人才市场,一位工作人员看到我填的薪酬后,中肯地建议我改成2000元左右。”

  找工作之前,范锐认为自己留过学,又有硕士学位、工作经验,应该不难找工作。起初,他在某中介公司找到一份工作,但因发现自己并不适合,便再次进入人才市场,找到了现在的工作。

  范锐很看好自己在太原的发展,这里的人力资源、社会关系,再加上城市发展对商业方面的人才需求不断加大,都是当初坚持回来的理由。现在,工作不到一年,他已成为公司的项目经理。

  马捷:曾留学美国

  医道要学,西方医疗管理运作模式也要学

  马捷从美国攻读硕士学位后归国,今年是第13年。如今,他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胸外科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

  “出国前我就是这里(山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大夫,出国后我依然从事自己喜欢的心胸外科临床研究。学成之后,我选择了回国。”

  “在美国想当外科大夫,一切需要从头开始。无论有多高的技术,必须重新考执业资格证,从准执业医生做起。”所以,尽管美国的自然环境好很多,他还是踏上了归国的飞机。

  “回来十多年了,酸甜苦辣都有。现在,我已经是省内的心胸外科专家,专业知识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也填补了几十项山西医学空白。”交谈中,马捷的自信自然流露出来。

  “留学的日子给我的启发很大,从老板(对自己导师的称呼)的身上,我不仅学到了精湛的医道,还学会了西方医疗管理运作的模式。”马捷把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心胸外科当作一项事业运作。两年来,马捷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成功组织举办了两届晋阳心脏疾病国际研讨会,目前,第三届也正在筹办中。

  因专业技术水平拔尖,马捷的个人科研经费很多,“今年接近100万元”。目前,十余名硕士在他的带领下,从事着更多先进技术的研究。在太原,他如鱼得水,除专业工作外,还兼任多项社会职务,中国青科协理事、山西科协副会长……

  鼓励良才来并创业

  除了亲情优惠政策多多

  4个海归,年龄不同,经历不同,心境不同,但面对记者提出的同一个问题“如果让你再一次选择,你会回来还是留在国外?”他们的回答果断而相同―――“回来!”

  “每逢佳节倍思亲,对这句话,游子的体会最深刻。一个人在陌生的国度生活,不仅要面对文化的差异,还要忍受思念的煎熬,特别是到了中国传统节日时,那种滋味难以形容。”一个海外留学生这样表示。血脉相连,思乡、思亲的情感是大部分留学生归国的重要因素,太原市人事局人才流动处温处长表示,“亲情是一种力量,这是很多留学生回来的重要原因。”

  当然,除了亲情,还有一些社会因素也在左右着他们留或者归的脚步―――

  “从澳大利亚那个风景迷人、人口素质高的城市回来,我对大街上随地吐痰、公众场合大声喧哗、抽烟、喝酒等不文明行为很不适应,特别是过马路,自行车和行人经常不遵照指挥灯行走。那些几千年形成的社会潜规则,更让人头疼。现在虽然稍稍适应,可还是留恋澳洲的文明和人文环境。”张晋峰希望,太原的文明程度能像城市建设一样突飞猛进。那样,将会有更多的海外留学生靠岸太原。

  范锐表示,“人文环境是我考虑的首要因素,城市人员的素质非常重要。其次是生存的自然环境,个人的待遇和学以致用也不能忽略。”

  太原市人事局副局长张琴萍说,海归回到太原工作、生活,自然会带来国外的一些成熟理念和模式,会对太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为吸引海归靠岸,2004年,太原市政府出台一个“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并创业服务的暂行规定”。本着人才强市战略和鼓励海外留学人员来并创业和工作的原则,受聘到事业单位的海归不受政府编制的限制,在工龄计算、人事档案挂靠等方面也有具体的优惠政策;海归人员子女的入托、入学,教育部门也应当根据就近的原则和留学人员的意愿优先给予照顾和安排,不收取政府规定以外的任何费用。现在看来,这些政策还不够优越,特别对一些高学历的海外留学人员没有绝对的吸引力。

  目前,太原市人事部门正在酝酿出台一个回国留学生择优资助办法,希望用更多的优惠政策吸引他们回并。

  本报记者李雅丽

  (编辑:董春萍)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