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讲述雷锋经典照片拍摄过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05:33 三秦都市报

  在雷锋留世的众多照片中,有一张照片在国内和国际上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曾入选国际权威的艺术摄影组织“GAPA”评选的全球20世纪最有影响的100张图片。3月3日,记者采访了多名雷锋老战友,得知这张照片是由曾在沈阳日报任职的沈阳人周军所拍摄的。

   沈阳市雷锋精神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方介绍,这张照片是周军在《东北民兵》杂志社任记者时所拍摄的。1958年,周军调到沈阳军区政治部《东北民兵》杂志社任编辑、记者。1976年转业来到沈阳日报社,先后任总编室副主任、农财部主任。1978年,调至辽宁电影制片厂,1990年末离休。

  根据这一线索,记者曾多次寻找周军,遗憾的是一直未果。记者费尽周折,在一份历史资料中,终于找到了周军有关该张照片拍摄经过的一篇回忆文章。

  周军在文中回忆道,他是在1961年第一次见到雷锋的,在没有见到雷锋之前,已从报纸上和广播里,了解了雷锋的事迹,并为其精神所感动,一心想有机会见到、采访雷锋,和雷锋交朋友。1961年冬,沈阳军区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会议,听说雷锋也来参加,编辑部决定邀请雷锋写一篇文章,拍摄一张雷锋的照片作为封面,这个任务交给周军来完成。

  周军虽然不认识雷锋,但到招待所一打听,很快就在招待所一个楼梯口找到了正在清扫卫生的雷锋。

  随后,周军将雷锋带到政治部院内,准备拍张照片。雷锋听说要拍照,立即检查军容。按周军预想的构思,想把雷锋拍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位伟大战士的形象,要像一尊塑像,给人一种高大、刚毅、庄重的感觉。然而,周军发现雷锋的着装与构想不太一致,特别是他戴的那顶亚寒区配发的剪绒帽,与创作意图不协调,好像洗过多次,还有点小,看起来不大气。这时,有位从黑龙江调来的同志从这里经过,戴的是一顶大皮毛帽子,周军便借过来,可是压在雷锋头上又显得比较大。编辑部李奎根急忙将自己的皮毛帽子拿来,给雷锋换上,结果比例适当,出现了预想中的效果。

  周军回忆道,当时天气很冷,多次换帽子,又不能戴手套,雷锋却一直耐心密切地配合着,手和脸都冻红了,仍一遍遍地配合着拍摄。为了突出雷锋的形象,周军采用了适度的仰拍角度,拍下了这张永恒的照片。1977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为题,出版发行了这张彩色合成照片(用手工着色),并征得周军的同意,将原来雷锋背后的小毛松换成黄山上的迎客松。据《沈阳晚报》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