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新年祈盼”系列(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07:47 山西新闻网

  前言:

  鞭炮声还在耳边炸响,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合家团聚的幸福之中时,来自各地的农民工早已背起行囊,成群结队乘上来并的火车,希望能在这里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近日,记者走进农民工的群体,了解他们的新年祈盼。

  工作何时不再难找

  3月3日,天空中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天气变得阴冷。太原火车站前,已经挤满了来并找工作的农民工,大包小包的行李堆在墙角。只要有人上前,他们便会一拥而起,凑过去看看是不是招工的。

  一位身穿廉价西装、头发支棱着、胡子都没刮的年轻人引起记者的注意,闲聊中了解到,他是来自四川的农民工,名叫白小军,初四便和同乡来了太原,下火车后,本来已经联系好一份工作,但是由于来晚了两天,对方已经找到了人,没办法只好在这等着。他来太原打工已是第三个年头,小军无奈地说:“去年工作最少换了7家,前两家干的时间短,也没签个合同,最后连工资也没有发。之后找到了一个有‘路子’的同乡,才又找到一家工地做活,但上班时间一天在12个小时左右,稍有疏忽就会被扣掉工资,连生病都要扣钱,理由是我们耽误了工期,现在找份工作真难。”

  在太原市职介中心门口处,有许多人带着行李,显然是还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准备到这里“碰运气”。据职介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前几天,一场“外来人员务工招聘会”热闹进行,两天时间就迎来了5000多名应聘者,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就达到了80%。

  张天和也是众多求职大军中的一员,他想早日找到一份稍微满意的工作,早早就来到职介中心,但苦等了五六天之后,他仍然没有如愿以偿,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纳。他说:“这几年来找工作的酸甜苦辣我都尝够了,最让我感觉到难过的是,我在国企干过,在私营企业也干过,但没有一家跟我签订劳动合同,这几年来,我找到的工作都是没有保障的工作,换句话说,不管我如何拼命干,最后,用工单位稍微不满意,就会炒了我。”

  一方面是用人单位遭遇用工荒,一方面却是许多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如此循环往复,每年都在上演。

  让人振奋的是,被社会各界期待已久的《就业促进法草案》,在2月26日召开的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作首次审议。草案突出强调了政府在解决和促进就业中的作用,明确促进就业工作的机制和政府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职责,这些重大规定意味着政府解决和促进就业成为一项法定职责。《就业促进法》是我国第一部针对就业问题的专门性法规。有专家指出,依据长期观察,就业难将长期伴随中国经济与社会的转型,伴生于城市化的全过程。倘若政策施行得当,就业难便会得到逐步缓解。

  本报记者权力超

  (编辑:徐舜)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