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暴雪“砸”鞍山 出行太艰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09:29 千华网

  暴风雪撂倒大客30名乘客受伤

  昨天凌晨3点50分左右,鞍山风雪弥漫,一辆从弓长岭开往锦州青岩寺的旅行大客车行驶到距达道湾高速公路口1公里处时,由于雪大路滑,翻倒在路边的草坪上。车上共有34人,大部分乘客受轻伤,一名乘客被困车内,急救人员冒着风雪火速赶来救援。

  昨天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鞍山市第二医院。急诊室里坐着10多个人,有的脸上蒙着纱布,有的捂着腰。据他们介绍,凌晨2点,他们从辽阳弓长岭出发,当时天还没有下雪,3点50分左右,大客行驶到达道湾。这时,细雨夹杂着飞雪,路面已结成一层薄冰,十分湿滑。快到高速公路口时,车一下子翻了,乘客大部分受了伤,多是撞了头,扭了腰的,也有脸被划破的。虽然路滑不好走,但救援人员来得很及时,乘客们被分别送到市二院和市中心医院。

  一位受伤的王女士说,当时,她坐在靠门一侧的第三排,只感觉车晃了两下,突然向路边拐过去,然后就翻了,车内顿时乱作一团……等恢复平静后,她才发现自己坐在一块石墩上,左腿夹在行李架上,怎么也拽不出来了。后来,消防人员赶到,用扩张器把行李架别开,把她救了出去。

  据二院的张医生介绍,早上4点多,外科急诊室一下子涌来很多患者,值夜班的医生一直工作6个多小时,才把这批患者安置好。据了解,这次车祸有30人被送去就诊,二院接诊18人,住院6人,中心医院接诊12人,一人住院,最严重的是骨盆骨折,其余均是轻伤。

  车棚、大棚“难堪重负”

  

  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不仅给出行带来不便,也让一些存车场的车棚遭遇“重压”,多处车棚出现倒塌现象。

  昨日,记者赶到卫生街17栋楼下时,用于停放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停车棚出现两处倒塌。车棚内的地上堆着一堆积雪,车棚的金属支架已被压变形,一些自行车和摩托车被压在车棚下。车棚的主人王先生告诉记者,车棚是中午12点半左右倒塌的,好在没有造成人员受伤。自己已经采取了补救措施,用木棒加固了还没有倒塌的车棚。

  昨天,宁远镇一些塑料大棚不堪重负,也被雪压塌。据张忠堡村村民卢女士介绍,昨天中午11点多,她家60多米长的大棚在雪中倒塌。邻居家的大棚有的也塌了。这些大棚都是用钢筋做支架,还是没撑住。一位村民正在大棚里抢救蔬菜,大棚突然倒塌,把她压在下面,被旁边的人拉了出来。大棚里都是蔬菜水果,这次灾害让村民们损失不少,很多人心疼得直哭。

  截稿前,仍有读者不断打来电话反映,立山立桥委8栋北侧的存车场的车棚坍塌,自行车及摩托车全部被压在下面。水源交通岗附近一处存车场的车棚坍塌。铁东一家私城室外大棚子坍塌,塌陷长度五六十米。立山一家超市棚顶塌了近20米。

  出行计划被迫更改

  

  这场暴风雪让不少外出的市民打不到出租车,挤不上公交车,不得已改为“半程步行”或“全程步行”。有的人甚至改变了原来的出行计划,干脆猫在家里。

  家住新华街附近的王女士从家到胜利广场,“打的”加步行共用了一个半小时。一些原来准备前往玉佛苑观赏迎春灯会的人也因为交通不便、气温骤降而打消了念头。

  昨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场暴风雪让一些市民取消了探亲计划。不少人一边走一边给父母打电话,“雪下得太大,打不着车,过不去了。”

  一些计划返校的大学生也推迟了归期。想乘自家车返回沈阳的白同学已向老师请好了假。而准备返回锦州的孙同学也无奈地退掉了客车票。

  而由于暴风雪天气,一些出行的鞍山旅客还被困在外市。昨日下午4点多,本报接到电话,有6辆在盘锦旅游的大客车被困,无法返回鞍山。

  民警市民雪中齐推车

  

  暴风雪使得很多出行的车辆陷在雪中“寸步难行”,好在鞍山的大街小巷有不少主动帮忙推车的人,其中既有民警,也有普通市民。

  昨天下午2点多,记者在胜利南路东山岗看到,许多大小车辆被困在马路上。巡警一大队民警正一辆车一辆车地推,以便尽快让被困的车子驶离路口。

  一辆120急救车也是“步履艰难”,民警们立即指挥其他车辆让行,让120急救车优先通行。

  昨天下午1点多,千山中路烟草岗有六七十辆车堵塞,不少乘客下来帮助推车,有人甚至找来工具,帮助撮车前的积雪。一辆出租车由于打滑,无法行驶,这时,后面上来一辆手推车,手推车主人二话不说,立即上前帮忙推车。好不容易把车推出来,出租车司机还没来得及道谢,手推车主人转身又帮别的司机推车去了。

  “又有一辆车陷进雪里啦,快过来推!”昨天下午1点多,在铁西人民路上,十几名年轻人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看到过往车辆陷进雪中,就主动上前帮助推车,不收取任何报酬。推完这辆,来不及喘口气就得推下一辆,十几分钟推出了七八辆车。有的司机过意不去,想请他们喝点儿热奶,被他们婉言谢绝了。一名帮忙推车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他们都是人民路旁一家商店的员工,主动来帮忙,不收取任何报酬。

  这边推车不收报酬,那边还有司机花钱雇推车的。在铁西兴盛广场转盘附近,有的出租车司机眼瞅着车窝在雪地里动弹不得,便高喊:“帮忙推车啊,20元一位!”这招果然有效,马上就有三个小伙子过来,“一——二——三”,整齐地喊着口号,一鼓作气把车推了出来。

  暴风雪中“众生相”

  

  ●塑料袋纱巾全副武装

  为了应付呼啸的狂风和雪粒冰雹,出行的人把能用的家什全用上了。不少人戴着帽子、罩着纱巾或打着伞,用手里拎的东西挡脸,用大衣捂住脑袋。一些人甚至把塑料袋套在脑袋上,然后在塑料袋上抠个大洞用来呼吸。有人怕雪灌入鞋里,用塑料袋缠住了脚。

  ●乘出租车被中途扔下

  胜利路鞍钢体育馆交通岗处,市民赵女士花了30分钟才等到一辆出租车,但因人民公园附近堵车严重,司机便和她商量:“少收您点儿钱,剩下的路您自己走吧,什么车也过不去!”赵女士无奈,只好下车步行。

  ●“打的”没有走的快

  昨日下午2点多,记者顺着人民路从铁西区委往报社一路行来,发现多数公交车和出租车都横七竖八地停在马路上。即使还能开起来的车,也因为前方堵车,不得不停下。

  路边站台上,一些市民在等公交车。一位等202路公交车的女士告诉记者,她想去交管支队,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有车,“有这时间我走路都能到了”。

  不过记者发现,有的打不到车、只能走路回家的市民态度还挺乐观:“不行就走呗,红军能走二万五千里,咱走这一段路不算啥。”

  ●回不了家就“寄宿”

  最艰难的莫过于“上班族”。昨天下午1点,本报一帮记者刚进办公室时,头上全是雪水,顺着脸往下淌,浑身还不停地发抖,“全是步行来的,行程均超过两小时!”

  而为了第二天能准时上班,一些家远的人寄住在亲朋好友家、单位的宿舍里,有的干脆三个一群、两个一伙结伴住到宾馆里,闹得昨天晚上鞍山各大宾馆、旅店的标准间“一屋难求”。

  首席记者 张丽娟 记者 赵丽娜 张烨妍 张冲 王义 王鑫 李丹 联合采写

  

暴雪“砸”鞍山出行太艰难

  昨天下午1点左右,虹桥上的公交车排成一溜,人们只好步行回家。

  

暴雪“砸”鞍山出行太艰难

  昨天下午2点多,巡警一大队民警在东山岗附近帮忙推被困车辆。

  

暴雪“砸”鞍山出行太艰难

  卫生街17栋楼下的车棚被暴风雪压塌。

  

暴雪“砸”鞍山出行太艰难

  旅行大客车翻车,乘客受伤住院。这是乘客们交完旅游相关费用后得到的收据。

  图;首席记者 张丽娟 记者 王义 张烨妍 摄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