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用朴素的方式铭记雷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09:54 千华网

  千山晚报消息 今天是3月5日,是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4周年纪念日。作为雷锋曾工作过的城市的市民,今天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纪念雷锋呢?尊老爱幼、扶助弱者、爱岗敬业、发挥余热、不怕脏累……在我市的各行各业中,众多雷锋式的好人诠释着“当代雷锋精神”。

  照顾好需要照顾的人

  

  护理普通的患者就不是一件容易事儿,看护智残、肢残和精神病患者更是难上加难。鞍山市社会福利院的70多名工作人员用真诚的爱心,细心周到地为300多名智残、肢残和精神病患者服务,喂饭喂药、理发刮须……让这些患者和患者家属感到了“福利院里有亲人”。

  用爱心挽救病患生命

  

  白血病患者如果能找到适合的骨髓配型,她或他的生命将有转机。多年来,鞍山市红十字会的5名工作者一直在为捐献骨髓的工作努力着。他们身先士卒,全部进行了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并加入中华骨髓库,用实际行动带动了更多的人加入。目前,全市共开展造血干细胞宣传活动36次,发放相关宣传品5万余份;开展了13批捐献造血干细胞样本采集活动,共有2000多人加入到中华骨髓库中,并有3人成功捐献,其中蒋贵宝同志成为辽宁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第一人”。

  出色完成自己的工作

  

  爱岗敬业、义务奉献也是雷锋精神的实质。鞍钢集团矿业公司齐大山选矿厂的志愿者服务队,长期围绕生产经营开展修旧利废、检修会战、清理环境等义务奉献活动,为企业创效近10万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宋学丽,56岁,丈夫双目失明,两个儿子没工作,自己下岗后靠卖包子为生……就是这样一位再普通不过的劳动妇女,用自己无私的爱心精心照料一位高龄孤寡残疾老人刘大娘。为刘大娘收拾房间、叠被、倒尿盆、洗被褥,还攒钱给刘大娘买药,让孤苦刘大娘的晚年生活有了寄托。

  如今,宋学丽照顾刘大娘的事迹已被多家媒体报道,她也因此获得了很多荣誉。面对荣誉和大家敬佩的目光,宋学丽一心想的只是让刘大娘幸福地度过晚年生活。

  多一分付出 乐在其中

  

  70岁的郭来家,原是立山区沙河镇麦山子村党支部书记。2002年退休后,针对沙河镇7个村、2400余位老年人的实际情况,郭来家自掏腰包8000元购买乐器、DVD等设备,丰富沙河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他还先后组织老年人到大连、丹东、冰峪沟等地旅游,并经常带他们到千山温泉游泳。

  清洁城市“我们的家”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范文学,是一名环卫工人。10年来,他默默无闻地做着环卫推车工的工作,每天凌晨3点就得到负责的居民小区、企事业单位和学校清运垃圾,一天十几趟。面对又脏又累的工作,范文学没叫一声苦。工作之余他还经常清扫、修理撮子、扎扫帚,为铁西环卫处节省资金15000余元,义务献工300余天,多清运垃圾1800余吨。多年来,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到“爱心”敬老院义务打扫卫生,清运生活垃圾。如今,在范文学的带动下,已有15位老家的亲戚先后来到鞍山当上了环卫工人。

  首席记者 刘一鸣 见习记者 吕彬彬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