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江西永新山民新春忙造林 经济发展新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10:06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南昌3月5日消息(记者蔡福津 通讯员刘志宏) 春节刚过,江西永新县各乡镇的山民纷纷掀起上山造林的热潮,积极性空前高涨。当地各种苗木尚未出苗圃就被山民抢订一空;一车车从外地调拨来的果树苗木,被围得里一层外一层,争相购买。山民们已纷纷上山在挖树坑、垒土坡、修排水沟、种树苗、撒杉籽、掐树枝等。一位龙源口镇山田村村民罗树荀,清晨5点钟从大山里急急赶到县果业局购买果树苗的场所,欢喜地对笔者说:“林权改制让我们铁了心上山造林,为的是打造一个山上的绿色银行,将来养老有靠望,子孙享福”。

  永新县创新林业经济发展新模式,以营造“林定根、树定权、人定心”的新理念,大力转变林、果业经济腾飞发展的途径,注重推进用材林、果茶林、花卉木的经营种植体制,转轨机制,投入资金,发挥技术对山民给予政策扶持,努力实施生态林业的发展战略,逐步引导山民从过去以采伐、经营林业为主的方式转向为以造林育林、搞生态公益为主的方向发展。新的林业发展理念和经营体制能让荒山变森林,杂草丛生的山坡变果园。山民们开发林地、果园的积极性得到了广泛调动,纷纷上荒山植树造林。过去许多遭受破坏的山林重新焕发生机,其中公益林面积增加近一倍,森林蓄积率提高了30%以上,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3。

  林权改制后,永新县出现一批城里人到农村去承包山林,开发果园,承包山林看护托管的新鲜事。在该县公路两旁的山坡、荒丘大多数被成片地开垦了。一批有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的城镇居民与享有林权、山权的村委会及村民签订30—50年承包山地、开发种植的合同,大力整合资金,投资创办各类果园、花卉苗圃生产基础。比如,原工商银行职工刘小英、买断工龄、下岗后,她与埠前镇文新村委签订了一块160多亩的山地,承包50年种植养殖的合同。投资50多万元,聘请果业技术人员,开发种植杨梅、枇杷、脐橙、翠冠梨,并调来挖土机开垦鱼塘,实施养鱼、养猪、种果树一条龙的立体生态开发,将成为新型林果庄园。据悉:该县目前为止,已签订开发果园的有30多户,创办花卉苗圃生产基地的有10余户,实现了山民与种植林、果业的大户双赢惠,形成向山地要黄金的新景象。与此同时,针对大部分山民外出务工的特点,该县积极推行山林看护托管制度,鼓励下岗职工、闲散劳动力及无业居民参与承包看护托管行列。进行林地抚育改造、申报采伐指标、开展防林防火等服务。看护托管期间经营收入由双方签订合同,一般规定:扣除砍伐工资、运输办证等支出的费用,然后再按一定比例进行分成,确实提高山林的实用价值。看护托管期满后经林业部门认可实行续包、转包、自营。据统计:如今全县拥有山林看护托管专业户50多户,承包托管山林面积10多万亩,与1060多户山民实现双赢互惠。推行该托管制后,全县的盗伐、滥伐、无证运输、森林火灾在不同程度有下降趋势。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