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街头修车摊买卖赃车依旧活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10:38 汉网

  汉网消息 记者王志新罗斌见习记者耿愿

  专项行动全国铺开,震慑力初显江城。然而,自行车被盗并未绝迹,销赃渠道仍然畅通。昨日,本报记者分三路走访三镇——

  小小的自行车终于引发了全社会关注。3月1日起,公安部等六部委联合在全国开展治理自行车被盗专项行动。

  这是一个颇有历史的“小问题”。在武汉,究竟有多少市民遭遇过自行车被盗之痛,无从统计。此次专项行动令人期待。

  昨日,记者兵分三路走访街头巷尾,发现专项行动尽管已经显现出一定的震慑力,但自行车销赃渠道顺畅,尤其是三镇街头修车摊,依然是被盗车辆的一条活跃渠道。

  镜头一下午1时许,汉口吉庆街一开锁摊旁坐着一名40多岁妇女。她主动与记者搭讪:“要不要电动自行车、自行车?”记者答:“只要成色好、价钱合适,我肯定买。”该妇女带着记者穿过丁字路口约十多米远,来到马路右侧一巷子口,示意记者稍等。

  几分钟后,该妇女带着两名中年男子走过来。其中一男子称:“有电动自行车,你是要‘三六’的还是‘四八’的?”他随即拨打手机,让人送来一辆“四八”电动自行车。在讨价还价中,记者假称“价钱太高”离开。在随后几百米远的街上,记者先后遭到5名卖车男子“骚扰”。

  镜头二

  下午2时,汉口建设大道交通银行附近一修车摊前停放着五六辆旧自行车。40岁的摊主边干活边回答一男子的问价。

  该男子看中一辆成色较新的女式自行车。“这辆140元,其他几辆都卖70元,不还价。”摊主语气肯定地说。

  见买车男子犹豫不决,摊主称,最近货源紧,这辆车是名牌,成色好,绝对值。

  买车男子动了心,试了试自行车,最后花130元买走。

  镜头三

  下午4时许,武昌友谊大道某大学旁的学院路一家自行车修车铺。见记者要买车,店主摆摆手说:“没看最近的报纸吗?风声这么紧!”记者看见有两辆旧自行车停在店外,要求买其中一辆较新的。店主说:“这辆已被别人订了,风声过了你再来看吧。”

  随后,记者走进附近一家自行车配件店,询问有没有价位在50元左右的女式自行车卖。店主从店里推出一辆紫色旧车说:“女式的就这一辆了。最近管得紧,我不敢收得太多。”

  据悉,中南调查公司去年一项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武汉市民中有95.9%%曾拥有自行车,其中72.9%%的人丢过自行车。

  被盗自行车交易红火,失窃者则叫苦不迭。

  “学校里有摄像头,基本不会丢车;骑出校园,车就很难保了。”某大学学生郑某无奈地说,“我读大学3年被盗过2辆自行车,现在买了辆折叠车,每天都把它搬回四楼宿舍。”

  家住汉口民权路的谢女士下岗后做点小生意,平时靠自行车进货。1年间,她被盗7辆自行车。“加了几把锁,都锁不住”。

  家住武昌区的居民王某一家三口,近5年来总共被盗自行车14辆。提起自行车被盗,他面无表情地说:“开始还想到要报案,现在都被偷麻木了。”

  一份统计数据显示,仅2004年以来,全市公安部门就查破盗销自行车案件6429起,打掉盗销自行车犯罪团伙164个,依法处理偷车贼5428名。

  据了解,近年全市先后打掉14个地下自行车非法交易场所,但不法分子盗窃、销赃手段日益隐蔽,就地改装就地销赃,甲地盗窃乙地销赃,交易地点也逐渐向街头巷尾渗透。

  “自行车被盗频频,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作案者能够很轻松地将偷来的车变成钱。其实修车摊作为自行车销赃的渠道是众所周知的,警方专项治理能否真正掐断这个销赃的链条呢?”采访中,不少市民这样呼吁。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