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哈市文保部门赴天恒山工地探察遗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11:45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时继凯

  本报讯本报在日前报道了哈市天恒山区域在工程施工中发现墓葬洞穴消息后,2日,哈市文物保护部门对该区域展开了探察工作。

  2日下午,记者随哈市文物管理站有关专家来到这里,在天恒山西北侧的哈尔滨绕城公路东北段看到,施工现场内数台大型工程车正在作业,文保人员对这里的地势和挖掘现场进行初步探察。据有关专家介绍,天恒山北望松花江,西临阿什河,总面积3000多公顷。天恒山地层土质为黄粘土,地质层面比较复杂,属丘陵状地貌。是我国东北地区较早开展第四纪地质研究地点之一,曾发现过梅氏犀、猛玛象等多种古生物化石。同时也是人类从新石器时代到辽金各时代沿用的古城遗址所在地。现今还保存着南北古城等人类文化遗址、遗迹。例如,已经在天恒山东北坡的石人沟村发现的两个石人雕像,经文物考古研究部门考证,当地应是一处金代女真贵族的墓地。在两个石人之间,还设有石供桌。据当地群众讲,在发现两个石人之前,曾经还出土过石羊、石虎、石马、石象等雕塑。其中石羊已被有关部门收藏。

  据文保人员介绍,进行这次探察工作是为了对一些还没有确定的几处古代人类活动遗址进行查找。这里在上世纪初就曾有一些国外考古人员以及盗墓者光顾此地,对我国文化遗产进行掠夺和破坏。建国后,1982年文物保护部门在这里进行普查中确定这里存在古代人类活动文化遗址,时间跨度大约从新石器时代至辽、金等不同历史时期。由于这里有工程施工,文保部门再次对这里进行了探察,以加强对文化遗迹的探察和保护工作。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