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病童获全校同学24万捐款 众同学家长帮找稀有救命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01:55 北京娱乐信报

  昨天上午,东城区史家小学全校学生为患上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二年级9班学生黄景琳捐款24万余元。黄景琳的血型十分罕见,一个月前,为了给生命垂危的景琳寻找救命血,班上所有学生的家长纷纷行动,4个小时内找到一袋红细胞,并最终寻找到合适的血源,小景琳的病情得到控制。

  

病童获全校同学24万捐款众同学家长帮找稀有救命血

  小景琳的家长接过同学们的捐款后流下眼泪。信报记者 苏冠名/摄

  事件回放

  病童急需稀有血液

  去年11月,史家小学二年级9班学生黄景琳被查出患有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后,医生检查发现小景琳的血型是罕见的RH-O型,为了给儿子寻找血源,小景琳的父母通过医院联系到中国红十字会北京血液中心,可这里库存的红细胞不够。2月12日,小景琳开始流鼻血,并陷入昏迷中,生命垂危,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

  16时45分,无奈的母亲给班主任宋老师打了个电话。接到电话,宋老师停下手中的工作,赶到附近血液中心,可这里也没有血液。18时30分许,宋老师给班上所有孩子的家长发出了救助短信。很快,宋老师就陆续收到家长的电话和短信,小景琳的生命牵动着每一位家长,大家都为挽救这个不认识的孩子行动起来了。

  紧急救援

  多名家长帮找救命血

  “有的家长说自己是O型血,愿意测试看能否献血,有些家长联系了各地的医院和血库,有些家长在网上发帖寻找血源,甚至还向国际SOS组织求助。”宋老师说,19时10分,一位家长在山西找到同型血液,可在运送过程中遇到了麻烦。22时,一名家长找到了一袋红细胞。“从发出短信到我电池耗尽的几个小时内,我的电话就没停过,不时有家长询问小景琳的病情和找血源的进展。”宋老师说,终于一名家长联系到了“中国稀有血型之家”,可以为小景琳输血,此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13日,“稀有血型之家”联系了献血者,黄先生说,孩子输入红细胞后,慢慢清醒过来。

  爱心行动

  全校学生为景琳捐款

  小景琳的生命暂时保住了,可高昂的医药费让这个家里变得捉襟见肘。小景琳的父亲黄先生说,因为孩子生病,他们夫妇两个都无法上班,现在已经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刚一开学,小景琳患病的消息传遍了全校,全校2000余名学生拿出自己的零花钱,要捐给小景琳治病。

  昨天上午10时许,各班代表拿着鼓鼓囊囊的信封,送到黄先生手中。五年级4班学生吉鼎捐了3000元。“给小弟弟治病用,希望他能快点好起来。”吉鼎说,这些是过年收到的压岁钱,跟父母商量后,他们也支持自己的做法。不少学生还带了亲手折的千纸鹤、玩具、图书,交给景琳爸爸,托他转交给小景琳。

  抱着钱和礼物,黄先生流下了眼泪。“谢谢,谢谢大家!”他哭着给老师和孩子们深深鞠躬。据统计,全校学生共捐款248900余元。

  信报记者 李静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