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如何让志愿服务活动不流于形式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08:15 南海网-海南日报

  今天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也是海南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12周年纪念日。12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他们用自己的义举感动着海南,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把自己深深的敬意献给他们;在送去敬意的同时,我们也不能不去反思仍然存在的一些流于形式的志愿活动。

  志愿者,有人快乐有人无奈

  林伟(海南日报热线组记者,以下简称林):志愿者是一个让人尊敬、让我感动的群体,最近在采访志愿者活动中,与他们近距离接触后,这种感触更深。例如志愿海南爱心社的组织者郑兴杰、邱宏锐,他们是可以为服务他人而愿意倾家荡产的人;海南大学爱心协会的志愿者,他们可以不嫌脏、不嫌臭为智障儿童、痴呆老人服务,这些事情虽然都很琐碎,但都令人感动。

  王勇(海南日报热线组记者,以下简称王):在没有接触青年志愿者这个群体以前,我认为他们是一个乐于奉献、充满热情的群体。当我加入这个群体后,我发现很多人像我一样无法释放自己的热情,参加的活动流于形式,主要涉及在清扫垃圾、献血等方面,无法用上自己的专业知识。我在采访了海南医学院一个关于医疗垃圾的志愿活动后,发现志愿者们对活动的意义认识、热情都不是太高,但为了完成任务,又不得不敷衍下去。

  志愿服务活动流于形式?

  林:志愿服务活动无所谓形式,只要志愿者真的去做了某一件事,实际上就是帮助了别人,形式并不重要。比如说上街打扫卫生客观上清洁了环境。

  王:有很大一部分志愿活动流于形式,比如3月5日让学生上街打扫垃圾,最终小学生认为学雷锋就是扫垃圾;很多单位每到年终,例行到老人院、孤儿院看望老人,平时无人问津。海口市孤儿院负责人曾告诉记者,希望这些例行“公事”的单位不要扎堆,给孤儿院的工作人员增加了很多工作量。

  詹长智(海南大学教授,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开展志愿服务,以下简称詹):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确实存在“做秀”的现象,这是因为目前我们志愿服务活动还处于发展初期,志愿者服务组织发育程度不高的缘故。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这种现象会逐渐改观。

  志愿活动内容大家说

  林:志愿者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志愿者的服务内容不要做太多的苛求,即便只做一次很琐碎、很细微的服务活动,都有可能让志愿者心中有“从善”的愿望和快乐。如果有太多的要求,就有可能吓退很多想做善事的人。

  王:由于志愿活动流于形式,服务的内容也比较单一,目前我省志愿服务主要集中在清洁环境卫生、看望孤寡老人、献血等,而对大众比较关心的就业、个人成长涉及的比较少,一些专业的、专项服务则很缺乏,如农民工法律援助、大学生就业指导等。服务无法贴近群众生活,大众对志愿服务活动了解就相对缺少,甚至会出现偏见。

  詹:服务活动应该深入到社区中去,社区内的孤寡老人、退休老人、残疾智障者、失业者等弱势群体,都非常需要关注、关怀,虽然这些服务内容都很琐碎,但对于服务对象来说却是非常实在的。

  志愿者队伍需要规范管理

  林:从事志愿服务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参加志愿服务团体,也可以个人灵活参与,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能力大小去服务他人。

  王:目前我省每个市县都有自己的志愿者服务组织,这些组织应该在志愿服务活动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管理,应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只有志愿者队伍建设好了,大家的“好心”才能最终办成“好事”。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应该把分散的力量集中起来,针对辖区内服务对象的特点做好分工,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让帮助别人的人得到锻炼、成长,这样志愿事业才能永葆青春。

  詹:组织应该有针对性,向多元化、专业化、制度化发展,加强志愿者的培训和管理,例如目前开展的“红丝带”关爱艾滋病病人的活动、山区支教等活动。要发展更多的“草根”组织、社团,使之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这种竞争不同于商业竞争,而是大家相互比着如何把志愿服务做得更好。引导青少年从小养成志愿服务的习惯,使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政府引导壮大志愿者队伍

  林:政府注意管理和引导志愿者组织在法律范围内从事活动,比如慈善募捐、赈灾活动中,要防止少数人打着公益的旗号谋取私利;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防范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志愿者与志愿者组织之间出现法律纠纷。

  王:政府应加强对各级志愿者组织的管理,让志愿者组织起到凝集人心、改善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政府可以给各级志愿者组织设置一定的工作量,并在舆论上对志愿者进行支持。

  詹:政府应该鼓励志愿者组织开展活动,每年评选成绩突出的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来引导、规范志愿者服务活动,使之更加制度化,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