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用母爱唤醒迷失心灵 邱建军当选全国优秀法官(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08:32 荆楚网-湖北日报

  

用母爱唤醒迷失心灵邱建军当选全国优秀法官(图)

  邱建军在与少年犯谈心。(记者崔逾瑜摄)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记者崔逾瑜、通讯员冯明)昨悉,被少年犯们亲切称为“邱妈妈”的武汉市汉阳区法院审判员邱建军,继在“2005中国法官十杰”评选中获“银法槌”奖后,2006年再度被评为“全国优秀法官”。

  1996年开始从事少年刑事审判工作,邱建军在实践中总结出“两个延伸”的审理帮教模式,将“庭前延伸”(掌握青少年犯罪动机和家庭情况)及“庭后延伸”(回访帮教)贯穿到审判工作始末。十年来,她以母爱的情怀,唤醒了一个又一个迷失的心灵,让218名少年犯由缓刑走向新生,其中,136名少年犯重返学堂,16人考上大学,1人考取研究生,1人在缓刑期间为救人英勇献身被追授为烈士,帮教成功率达到99%。

  邱建军还多次荣获“全省优秀法官”、“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链接]“法官妈妈”与失足少年

  

  在“法官妈妈”邱建军看来,少年法庭的法官,除了充当铁面判官角色外,还要用慈母般的爱来感化和挽救那些迷途羔羊。

  把长歪的苗子扶正是我的责任

  1996年,邱建军办理一起12名少年聚众行凶伤人案,被害人家长要求严惩凶手。这12名少年大部分是省重点中学高三和市技校即将毕业的学生,一旦被判刑,一生的前途可能由此断送。

  邱建军把被告人及其家长带到被害人病床前。当看到被害人全身扎满绷带,无神的眼里透着难以言表的痛苦时,行凶少年的心灵受到震撼,痛悔不已。

  家长们筹集了15万元,终于得到被害人的谅解。汉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对12名孩子均判处缓刑。

  案子办完了,事情并没了结。少年犯小浩所在的重点中学为严肃校纪将他开除,小浩的父母无奈之下找到了邱法官。“一定要让孩子回到校园”,邱建军一遍遍跑学校。校长问:“你是他什么人?”邱建军说:“我是少年刑事法官,和你们一样担负着教育责任。你们培育那些长直的苗子,我是把那些长歪的苗子扶正。”

  邱建军的真诚感动了校长,小浩终于回到校园。1997年,他以高分考取武汉某重点大学,后又顺利考上研究生。

  邱妈妈,尝尝我亲手种的菜

  2003年5月的一个下午,洪山区建设乡的强强背着一筐菜来找“邱妈妈”。

  到的时候法院已经下班。天黑了,强强在一个工地上露宿了一夜。次日,他早早来到法院门口等候。

  见到“邱妈妈”,强强说:“这筐菜是我一瓢水一瓢水浇出来的,您一定要尝尝。”邱建军眼睛湿润了,她明白,这孩子长大了。

  1999年,16岁的强强因抢劫被判缓刑两年。邱建军建议他回家好好务农,适当的时候学点手艺。缓刑期间,邱建军每个月都给强强打电话,每年还去家里看望。渐渐地,强强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如今,强强已成为某公司一名司机。他说:没有“邱妈妈”,就没有我的今天。

  帮教少年犯,她信心更足

  每当听到少年犯称呼她“邱妈妈”的时候,邱建军就忍不住想起高大英俊的杨辉。这个小伙子在校读书时参与抢劫被判缓刑。在邱建军的帮助下,他完成学业,并应聘成为武汉晨鸣纸业公司南昌分厂的保安员。

  2003年9月26日,杨辉在午休时,突然听见工地有人喊救命。得知有个民工在井下施工时遇难,另一个保安下井营救没有上来,杨辉毫不犹豫跳了下去,用双手举起奄奄一息的战友,战友得救了,当他用尽全力举起民工时,因严重缺氧陷入淤泥,再也没有回来。

  从杨辉的身上,邱建军更增强了帮教少年犯的信心。(注:文中少年犯均为化名)

  (记者崔逾瑜通讯员冯明)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