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他为失学孩子募来四千张汇款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11:17 河北日报

  ■寻找身边的感动

  近10年来,丰宁凤山二中教师李金满通过写"求助信"等方式从全国各地募集助学款30多万元,使当地180多名贫困生圆了求学梦---他为失学孩子募来四千张汇款单

  1、没有钱的“有钱人”

  寒假后一开学,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凤山二中传达室门前,李金满从邮递员手中接过了6张汇款单。

  “李老师,你可是咱凤山的‘有钱人’。这些年,光我送来的汇款单,就有上千张了吧。就按一张100块钱算,你也用不着为那十几万元的房款犯愁了。”邮递员虽然很清楚这些汇款的用途,但还是愿意和李金满开上几句玩笑。

  汇款单上标注的寄款人,都是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所的学生。在汇款单的备注栏上写着:张贺的学费、蔡小东的学费……“这6个孩子下学期的书本费和杂费有着落了。”

  拿着汇款单,李金满赶到学校办公室复印了6份。“得留个底儿,这两年收到的汇款单有4000张左右。汇款单的复印件、受捐助学生家长领钱时按下的手印或者签字都得留着,这些账目必须清清楚楚的,咱得负责任。”

  2002年来到凤山、当上上官营小学校长的李金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联系凤山所有中小学的负责人,请他们帮助提供贫困失学儿童的资料。

  “没想到有那么多孩子上不起学。”随后的实地调查,让李金满感到吃惊。

  “只要你愿意去上学,学费我会替你想办法的。”李金满的话,给124个孩子带来了快乐和希望。

  “那天晚上,他(李金满)骑着摩托来到我们家,他的裤腿上擦出了一个洞,走路还一拐一拐的。我后来才知道路不太好走,他在路上摔伤了。”上官营一位刘姓家长清楚地记得李金满为孩子送来第一笔96元捐款时的情形。“有钱交学费了,能上学了。孩子特高兴。”

  2004年12月20日,凤山镇桃来营村村民李立柱组织了一次百人签名,周边6个村子124户村民在两张薄薄的信纸上按下了鲜红的指印。“我们要向县教育局为李金满老师请功。没有他,凤山这124个孩子根本没钱上学。”种了半辈子庄稼,李立柱们不敢想象一名乡村教师怎么那么有“能耐”,能帮助124名失学儿童联系到了那么多固定的捐助人。

  让124名失学儿童都得到了资助,重返校园———李金满也没想到自己居然这么有“本事”。但村民们的请功签名被得到消息的李金满给拦了下来。

  2、为失学孩子写“求助信”

  1996年,25岁的李金满当上了丰宁老庙营村小学的校长。

  “那天上午,天气很好。我正带着学生们朗读课文,突然发现三个衣衫破旧的孩子趴在教室外的窗台上,也在随我一起认真地朗读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神让我很久不能平静。”

  “那三个孩子是刘佰春、蒙超颖和敖东娟。”做完家访后,李金满得知3个孩子最大的只有12岁,因为贫困都已经辍学一两年了。

  “没有老师愿意看到学生因为贫困而失学。我当时就决定自己资助他们继续完成学业。”李金满当时每月的工资只有178元,而3个孩子每年光学杂费就要195元。

  3年以后,李金满被调到了波罗诺镇中学任教。“贫困失学的孩子需要帮助,可一个人的能力又非常有限。要是能联系社会上的一些好心人,和孩子们建立起手拉手的帮扶关系该有多好。”这样一个想法被“逼”了出来。

  为了收集贫困学生的资料。每天放学后,李金满都要骑摩托去失学的学生家里做家访。“我找回了48个学生,让他们先回校上课,我再设法帮助他们联系资助人。”

  为了尽早找到孩子们的资助人,李金满开始从报刊上搜寻一些大企业的地址,然后写信给他们,介绍孩子们的情况,希望得到资助。

  “他曾经一个月发了100多封信!就像着了魔一样,每天晚上写信写到12时多;实在看不下去了,我就帮他写。说心里话,我当时真怀疑有没有那么多好心人。”虽然对丈夫的做法表示怀疑,但李金满同样当教师的妻子还是选择了支持丈夫。

  然而,大多数求助信都没有回音。

  可这并没有打消李金满为孩子们寻求资助的想法。1996年底,他又开始给一些杂志社写信。终于,他的努力得到了回音———《华夏青年》杂志专门对丰宁急需救助的孩子作了报道。李金满开始陆续收到来自新疆、江苏、浙江等地的来信,表示愿意资助这些贫困的学生。

  “没想到好心人那么多。武汉地质大学的学生、浙江舟山舰队的海军战士、湖北枝江机务段的火车司机、广东湛江的个体老板……那一年,我一共收到了12000多元的捐款,那48个孩子终于能安稳地坐在教室里读书了。”李金满至今仍然保留着第一批捐助者的来信,虽然那些信封和信纸都已经泛黄了。

  3、抠门儿的“爱心中介”

  来到凤山,凤山需要救助的孩子更多。

  一封封求助信,一个个联系电话,一次次往返于北京和凤山之间,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李金满终于帮凤山124名贫困学生与北大爱心社、宋庆龄基金会、北大科技园、清华大学等建立了“一对一”的帮扶关系。

  “那一年的秋天,一个乡村老师找到了爱心社。他来自河北的大山里头,为的是让山那边的孩子们圆一个上学的梦……”这是2002年11月初,北大爱心社的会刊里记录的大学生第一次见到李金满时的情景。李金满怀揣着上百个失学儿童的名单和一封当地政府的介绍信只身来到了北京大学,令人落泪的实地考察和对资助必要性、可能性的细致讨论,终于形成了爱心社最后的决议:启动资助计划,为名单上的贫困学生寻求资助人,并帮助他们建立联系……

  “他特‘抠门儿’,每次到北京,就住在我的菜摊上,当个免费旅馆。”在北京朝阳区蔬菜批发市场经商的同学,对李金满经常来“蹭”住宿已经习以为常。而他却不知道李金满对自己的伙食也非常‘抠门儿’:每餐只吃馒头和榨菜。可李金满却并不觉得苦,因为让他欣慰的是,在北大爱心社的帮助下,更多的单位加入了助学队伍。

  “我粗略算过,这10年,李老师收到了大概30多万元的捐款。每一分,每一角都发放到了孩子手中。”上官营小学的马老师和李金满同事多年,他曾经帮助李金满管理过捐款的账目。李金满调到了凤山后,马老师还接替他做起了救助上官营小学贫困生的工作。

  近10年来,通过李金满的努力,仅凤山和波罗诺两个乡镇就有180多名中小学生在全国各地好心人的资助下,重返校园。

  “现在实行两免一补了,但贫困生的生活费还是个难题。北大爱心社把凤山定为了救助基地,我正在和他们协商新的救助方式。”如今,李金满又有了新目标。

  去年“十一”,北大爱心社的10位大学生来到凤山,对资助项目进行了回访。

  一位大学生把自己的回访感受写在了博客里:“听说李老师的时候觉得他很伟大,为那么多的孩子做着‘爱心中介’这样一个高度负责任的工作。昨天看着他手里的一张张汇款单,想想它们得来的不易,只能还是用‘伟大’这两个字来形容他……”

  □本报通讯员 鹏玉 咸力冬 董云峰 苏克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