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杨凌成为我国丰产小麦“摇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11:23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本报杨凌讯(记者金海)杨凌小麦改良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成为我国小麦优良品种的产出“基地”。50多年来,杨凌诞生小麦优良品种50余个,其中每年种植面积超千万亩的品种就有7个。

  据了解,杨凌虽然是一个弹丸之地,却呈现出关中多个小麦生态区域类型特点。杨凌的小麦育种科研队伍庞大,学科齐全,通过相互的切磋、借鉴、争论,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既有合作之大义,又有竞争之气氛,成为一个难得的小麦育种“大家庭”。除杨凌工作30多年的李振声院士外,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洪璋教授,也是杨凌小麦育种的主要功臣之一。他主持选育的碧蚂1号、丰产3号、矮丰3号,被誉为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的三个里程碑,为我国黄淮麦区提高产量和品质,立下了汗马功劳。西北农林科大薛秀庄研究员,利用阿勃小麦培养出了我国第二套小麦单体系统。小麦遗传学专家李正德教授和张改生教授等人,开创了杨凌小麦杂交优势利用之先河,奠定了小麦三系杂交种选育研究的基础,并成功推出了我国黄淮麦区第一个杂交小麦新品种“西杂一号”。

  此外,杨凌的小麦病虫害研究专家李振岐院士和世界著名昆虫分类学家周尧教授等人,还带领各自的研究队伍,在小麦条锈、白粉、赤霉、叶枯、吸浆虫等病虫害的研究中取得重大进展。他们与小麦育种专家密切合作,解决了大量的小麦品种选育和生产上出现的难题,是小麦育种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强有力支持和保证。而小麦栽培专家翟允示等人,则与育种工作者共同推出了“良种、良法一齐推”制度,使育种专家推出的优良品种,通过科学栽培获得高产。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