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发生在上TAXI“失而复得”的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11:23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记者薛雯张文实习生张娜

  说起把东西忘在出租车上,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了。据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的统计,近几年来,他们那里经过媒体报道的拾物和失物每年都超过一万件,没有报道的少说也有几千件。这个数字看起来似乎很大,但与每年超过两亿人的载客量相比,仅占到二万分之一。

  忘在出租车上的物品种类可说是五花八门,甚至匪夷所思。小到一串钥匙、一个奶瓶,大到电脑、摄像机、钱包和手机更是常见不鲜。曾有一对夫妇下车后才发现,竟将自己的孩子忘在了车上……

  所有这些遗失,最终绝大多数已经回到失主的手中,演绎出难以计数的“失而复得”的故事。而这一桩桩、一件件“失而复得”的故事,折射出西安“的哥”“的姐”纯朴诚信的人格风尚。

  因为紧急更显可贵

  人们选择坐出租车大多是因为遇到急事,需要抢时间,而人越是紧张往往越容易疏忽。很多乘客遗失物品就发生在匆忙中,而他们遗失物品之后,大多都会有一个意外惊喜的结局。

  去年12月中旬的一天,万里车队陕AT2453号车拉载甘肃省财政厅的白先生前往机场。到达机场时距起飞只有30多分钟了,白先生匆忙下车办理登机手续。的哥盛智开车准备返回,无意中从后视镜中发现白先生的行李还在后座上,他下车想叫回白先生,已看不见白先生的身影,而他也没记清白先生的模样。情急之下,他想到了机场广播室,于是将车停好将行李送到广播室。办好手续的白先生这时也发现自己的行李被忘在出租车上,如何找行李却毫无头绪。正在这时,机场广播传出紧急寻人通知。两分钟后,白先生见到了专程给自己送还行李的盛智。

  今年1月18日晚9时30分左右,前进出租车公司陕AT6826的哥董文强送一名乘客到北郊纸坊村。过了一会儿,突然接到公司电话,说一名乘客刚才将两张火车票忘在了他的车里。董文强赶忙停车一番寻找,果然从后排座椅下发现两张次日从西安开往开封的火车票,车票上显示的发车时间在上午。当时已是夜里11时左右,董文强怕耽误客人第二天的行程,遂谢绝了搭车的乘客,赶回到乘客下车的纸坊村,将两张车票还给了失主。

  上面两例因司乘双方语言沟通方便,送还失物并不算难,而前进公司的王向军遇到的事不但紧而且难办。去年10月13日晚7时许,一个欧洲人在兴庆路附近上了王向军开的陕AT6413号车。由于语言不通,乘客说的话王向军听不懂,王向军说的话乘客也不明白,欧洲乘客随即原地下车走了。紧跟着,又有一位乘客上车,发现后座上有一个包。王向军一听便想到是刚才那位欧洲客人丢下的,于是劝这位乘客另搭别的车。同时,他想着失主发现失物一定会回来,便将车停在原地等。谁知半个小时过去了,失主仍没出现。王向军只得打开包一看,里面有一张建国饭店的房卡,便赶紧打电话到该饭店前台询问。前台工作人员告诉他,刚刚有位挪威顾客反映打车时丢了包,因为没记车号,正为如何寻找犯难呢。找到了失主所在,王向军遂开车到建国饭店,将失物还给了那名挪威失主。

  上面几位“的哥”的行为算不得伟大,但是很实在;上面几件事也算不得轰动,但是却令人感动。很多时候,真正感动人的往往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

  细小物品见大境界

  人们遗失东西,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由于粗心,所遗失的东西有时虽然很小,但却多是生活的必需品。任何一个哪怕是很小的失物,都可能给生活带来一时的不便。

  今年1月22日下午4时左右,西城出租车公司陕AT1759的的哥赵鹏正在东郊营运,接到公司工作人员打来电话,说一位乘客把孩子的奶瓶丢在了他的车上。赵鹏连忙停车,在后排椅背上找到了小奶瓶,因为到了交接班的时间,赵鹏既担心乘客宋先生着急,又怕影响了下一班的营运。他当即与宋先生电话联系,当得到宋先生可以晚一会儿的回答后,便和他约好交车后在丰镐路见面。半个小时后,赵鹏在西梢门和下一班司机交完车,自己走到丰镐路口,把奶瓶递到了失主宋先生的手中,这才返身一路走回西门附近的家。

  今年1月11日,已是晚上9时多了,秦汽出租车公司陕AU0597的的哥薛俊送一对母子从马厂子前往建国路一道巷。到站时,母亲抱着在车上睡着了的孩子下车了。送完这对母子,薛俊继续营运。当他开到高新区科技路时,接到公司工作人员电话,说有乘客反映将孩子的作业本、书籍丢在他的车上了。薛俊在后排座的靠背后面找到了这些失物。想着失主心里着急,薛俊谢绝了挡车的客人,返回建国路一道巷,将孩子的作业本和书籍交还给正焦急等待的孩子母亲。

  一个奶瓶、几本作业本,值不了多少钱,但“的哥”的作为却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在现在这个讲求“价值”的社会,对“价值”的理解却是多样的,每一个人都会做出不同的解释,也因而会采取不同的行动。

  去年11月14日深夜,乘客王女士将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放进了自己搭乘的出租车陕AU0577的后备箱里。到达北郊524厂已是晚上11时多了,王女士急匆匆地下车回家,却把蛋糕忘在了车上。当车已开出几公里后,“的哥”张学智突然想起刚才的乘客下车后忘了开后备箱取生日蛋糕。“人家喜庆的事,可别出啥岔子。”从之前和王女士聊天中张学智得知,王女士的老人第二天过生日,她是专程赶回来为老人祝寿的,现在生日蛋糕却在自己车上。张学智赶快和车队联系,询问有没有乘客反映丢蛋糕的事,恰好,王女士也刚把电话打到秦汽公司。张学智终于和王女士联系上,于是返回下车的地方,将生日蛋糕送还给了王女士。此时,已是第二天凌晨了。

  这里没有高尚的语言,也没有激动人心的场面,但人们会把这些小事深深地刻在心里。

  离奇遗失真爱情怀

  对小东西,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可对一些大件,有时也会遗忘。在西安市出租汽车管理处的拾物失物登记中,我们发现有些失物是理应不该被遗忘的,比如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摄像机、手提箱等,甚至有的大人下车了,却把孩子留在了车上。

  去年3月8日9时多,几名乘客在电视塔附近坐上了陕AT2108的的哥张庆的出租车。“后座上这么大的东西是啥?”张庆回头一看,原来是有乘客把大提包忘在车上了。张庆拉开提包发现里面是一台专业摄像机。“肯定是刚才到省电视台下的那些乘客丢的!”因为还要拉客人,张庆给车队打了个电话请求联系失主。正当车队想办法寻找失主时,省电视台的几名记者来到了车队。张庆接到车队电话后,随即空车赶了回去。11时许,摄像机完好地交到了记者的手中。

  “两口子带着孩子坐出租车,结果他们下车了,却把孩子丢车上了。这事要不是真遇上,谁能想得到?”这件事发生在去年8月份,一对年轻夫妻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搭上了魏师傅的出租车。一路上,两口子的对话似乎并不和谐。到达卫星测控中心附近,夫妻俩各自拉开车门下车走了。魏师傅继续开车前行,却无意中发现,怎么孩子还坐在后面,于是赶紧掉头往回走,并停在下车点等这对粗心的父母来领孩子。20多分钟后,匆忙跑出来的年轻夫妻看到孩子安然坐在车里等他们,心一下落到了实处,感激地对魏师傅说:“要不是您,我们真不知道该去哪找孩子了!”

  大千世界真的是无奇不有,而大千世界也永远是真情永在。今年春节前两天,一位客人将价值数万元的物品忘在了出租车上,但他却没有一丝的紧张,面对记者的采访,他从容地说:“把东西忘在出租车上,我相信不会丢,西安的出租车司机我信得过。”这种乘客的信任,对西安出租汽车行业来说,应该是最高的奖赏了。

  从客观实际看,遗失的永远比找回来的多,虽然西安出租行业每年都发生上万件失而复得的事,但或者因为失主放弃,或者因为东西太小,至今仍有很多失物还躺在出租车管理处的仓库里,光是在莲湖车队,就有五六十件失物在等待着失主上门。

  去年12月31日,陕AU0823的的姐徐英将两位乘客从东郊送到城西客运站后准备交班,突然发现后排座位上有一个塑料袋。她担心是刚才乘客忘记的东西,赶忙拿过来查看。这一看不要紧,可吓坏了一向胆大的她,“塑料袋里竟然装的是一段人体小腿。”片刻冷静之后,徐英又仔细看了看,原来是一段假肢。回想起刚才那位女乘客行动有点不便,徐英猜想“很可能是她丢下的”。于是上报出租车四分公司,通过电视台寻找失主,但至今没有找到。

  司机提醒请等三秒

  每一个遗失的背后都有一个粗心,而每一个粗心都关联着一种情绪。

  有时,乘客到快下车时,可能接到一个电话,于是,一边打着电话一边下车,难免会忘记拿上自己的东西;

  有时,乘客带的东西较多,下车时如果再被人一催,也许就会遗落一两件在车上;

  有时,在车上打个电话,会随手将手机放在旁边,而下车时却忘了拿走,或者因为放手机的口袋太浅,滑落在车上自己却不知道;

  有时,因为有急事才打车,下车时心里只想着事情,却把应该拿的东西忘在了脑后;

  有时,在车上说起了高兴的或者气恼的事,使自己的情绪陷在激动或烦躁之中,下车时就忽视了自己还带有东西;

  有时,为了赶时间,让司机把车停在了繁华路段,车没停稳就急着下车,结果该带的东西却没带上……

  其实,这一切的疏忽都可以避免,在采访过程中,出租车司机们说过一句几乎完全相同的话:“如果乘客下车前用很短时间检查一下自己的东西,晚下三秒钟,这些遗失就不会发生了。”而出租车管理处的管理人员和车队的领导也强调:出租车司机在乘客下车时,应该提醒乘客一句,让乘客检查一下自己随身带的东西,不需要太长时间,有三秒钟就足够了。

  “请等三秒”,这是一个善意的提醒;“晚下三秒”,这是一个很短的时段。如果每个司机在乘客下车时都说一句提醒,如果每个乘客在下车时都放缓一下自己的脚步,就会少很多“失而复得”的故事,而生活也就会多出更多的欢乐和惬意。但愿这些让人感动的“失而复得”越来越少!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