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杂乱差 密满墙 不安全 监管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15:00 黑龙江日报

  本报首席记者 于鸿斌

  

杂乱差密满墙

  

杂乱差密满墙

  

杂乱差密满墙

  

杂乱差密满墙

  “来哈尔滨一周了,这里的冰灯雪雕美不胜收,令我感到不虚此行。但哈尔滨的户外广告真是太乱了。刚来时一出火车站,就看到红军街街口那幢楼楼面简直就是户外广告牌的阵地,之后又到了博物馆和秋林地区,也发现了同样杂乱的满眼的广告牌,后来我还到过海城街和太古街等商业街,那里的广告牌铺天盖地,不仅是视觉污染,而且和东方小巴黎这样的城市美誉根本不相称,这样的‘城市特色’让人感到脸上无光,城市容颜也跟着蒙羞。”日前,上海游客万浮春给记者历数了哈尔滨户外广告牌匾的杂乱差,现状是否像老万说的那般“惨不忍睹”,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密度过高

  在红军街靠近火车站一侧的某商城,各种店面的牌匾和商品的广告招牌已经淹没了三层以上的全部楼体。太古街与景阳街交口的几栋楼,不论是景阳街一侧二、三层老楼,还是太古街口的新楼,均成了户外广告的天地,其中太古街口高约8层的楼体,临近太古街和景阳街一侧全部被形形色色的户外广告牌占据。类似的铺满楼体的广告还出现在海城装饰材料市场、哈西服装城、教化电子大世界周边等人流、车流密集的繁华路段。记者细数了一下,火车站周边的楼体户外广告牌达到了61块,海城建材更有87块之多,密度之高,可窥一斑。

  同时,部分区域户外广告设置密度过高,疏密不当,形式上杂乱无章,缺乏特色。其中有的灯杆广告间距不足5米,给行人带来视觉紊乱、心情烦燥等感受。

  安全隐患

  哈尔滨春季风大,因户外广告引发的安全事故也层出不穷。2003年8月,广告牌被大风刮倒,将其下的奔驰车砸坏而引发诉讼曾在哈尔滨轰动一时。

  据了解,户外广告的用料五花八门,有布、铁、木、不锈钢、大理石等。有的铁制支架锈蚀导致广告牌倒塌;巨幅广告牌没考虑风力承受力,导致强风刮倒广告牌,砸坏汽车、伤及行人。2006年5月16日,哈尔滨市民于大娘在香坊区六顺街与中山路交叉口处的休闲广场晨练时,被3块高约两米、宽10米的巨型广告牌砸伤右腿和脚。据相关部门的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3月至今,因户外广告牌脱落等造成人员和车辆损伤的案件达到了近50起。

  掩盖城色

  城市色彩是一个集中的、完整的城市色彩环境系统,包括城市色彩的构筑环境和城市色彩的象征环境。规划部门认定,哈尔滨的城市主色调为米黄色。建筑是城市色彩的载体。

  大量的户外广告牌匾既影响第一个层次城市的总体色彩(主要由建筑构成),又是第二个层次城市硬质景观色彩构成元素。据了解,目前,哈市的户外牌匾广告设置缺乏系统理论指导,没有色彩规划。记者注意到,秋林地区的户外广告可谓“色彩缤纷”,缺乏主体色调,局部色彩零散媚俗。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石头道街透笼轻工市场的楼体上,巨幅的内衣广告比比皆是,色彩污染分散了行人与司机的视觉注意力,易诱发交通事故。

  破损严重

  在中山路上,一组以体育用品为整体形象的20个多个低矮的灯箱广告均遭到了开膛破肚的命运,从去年的10月至今仍然破败不堪,无人修复,损害了城市形象,还成了办假证者信手涂鸦的地方。

  同时,记者还发现松花江公路大桥周边和机场路上共有206处灯杆广告破损严重。田地街、尚志大街、友谊路、地段街所围成的兆麟街区的630处灯杆广告,有的残破不全,有的已经不翼而飞,还有的隔离带广告已经被灰尘和残冰污雪遮盖,成了藏污纳垢的地方。在哈尔滨的桥体广告中还存在这样的情形,原有的发布商已经到期,新的广告客户还未找到,于是在广告发布的地方只剩下了一个空框,被烟头、灰尘、垃圾等占领。有的公益广告,如动员献血、展示交警形象等户外广告也存在一挂多年无人擦拭和修补等问题。

  影响市容

  站在大成街和南通大街上,记者留意到,在同一条路上,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立柱广告牌、落地广告牌、三角广告牌、广告柱、刀旗广告、长布条横幅广告、公交车站台广告牌、充气式拱门广告等形形色色的广告样式并存,林林总总、杂乱无序。太古街上的广告也有后来居上之势,不仅上述的广告都存在,甚至连店铺的台阶也被广告占据,置身广告的重围之下,使得本来就狭窄的街道更加混乱不堪。

  同一建筑或相邻牌匾广告高低不一,参差不齐,混乱不堪,这对城市容貌而言,不啻于人身上长满了牛皮癣,对整体容貌是极大的破坏。

  尺度过大

  你家的广告显眼,我家的广告就以大彰显实力。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一幅户外皮草广告牌匾占据一

  栋楼临街墙体的现象层出不穷。在道外区的承德广场、南马路和道里区的经纬街转盘道附近,这样的楼体广告抬眼皆是。

  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哈尔滨火车站主楼楼顶两侧和霁虹桥转盘道附近的楼顶,一幅硕大户外广告牌占据整个楼顶的现象也人为造成了视觉污染。一位广告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一平方米的喷绘广告制作成本不超过10元钱,低廉的成本能给各方带来几十甚至是上百倍的丰厚回报,暴利驱使哈市的楼顶和墙体广告密度越来越高,单体广告的制作也越来越大,发布者的跟风趋势也愈发明显。

  破坏建筑

  和太古街上新建筑不同,靖宇大街是巴洛克建筑精品的集中地,一些保护建筑物的表面几乎也都成了劣质画面的广告墙,破坏了现代城市的生态环境。户外广告美化城市的功能被削弱,有些临街建筑,如火车站广场周边、海城装饰材料市场等,完全被广告画面所吞噬,建筑物的采光、通风等使用功能丧失,对称、均衡、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感被损伤,建筑艺术受到严重亵渎,很多建筑物成为户外广告的附庸品。高层建筑屋顶广告布局混乱,破坏了城市天际线和城市空间俯瞰意象;或年久失修,残缺不全,安全隐患严重。

  “这种状况不但压缩城市生活空间,还严重破坏了城市固有的风格。有的高楼是巴洛克式建筑,但是一个巨幅广告牌遮挡了楼顶的艺术效果;有些广告牌之间互相掣肘,缺乏和谐的美感。”哈工大建筑学院黄副教授提起户外广告对市容的伤害时是这样形容的。

  资源浪费

  在实地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商业广告设置随处可见,杂乱无序,没有足够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宣传本地名优产品的品牌广告特别少。此外,高成本建造的不锈钢过街广告、钢制道路护栏灯箱广告及部分霓虹灯广告损伤严重,甚至闲置未用,造成资源浪费。

  省政府的一位退休老干部对记者说:“街头墙面、电线杆办假证等小广告的涂鸦泛滥与城市户外广告杂乱也有一定关系,如果整治了户外牌匾广告,势必对小广告也是一种震慑。”

  道外太古街居民杨先生也表示,一些商家把本该明示商店名称的招牌变成了介绍产品种类的广告,出现了不必要的图像画面。接下来的情况就是“东施效颦”,一时间,各种巨大的牌匾广告粉墨登场,造成了制作费和铁架固定材料的极大浪费。

  在哈市户外广告中,部分商业户外广告存在违反《户外广告管理法规》的规定,利用国家机关、交通设施、交通标志设置广告的现象屡禁不止。

  再有,城市公共空间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未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不符合经营城市的现代城市管理理念的要求。

  监管不力

  哈尔滨的户外广告牌匾为何会如此杂乱差,省政协委员冯洪滨认为:“户外广告出现的种种问题,深层次根源还在于管理不善,监督疲软。”他曾就此问题多次向省政协提交提案,并通过正规渠道促请有关部门协调解决,但“大量问题性广告牌,居然在媒体和政协明确指出后,至今依然岿然不动。”

  据了解,户外广告发布管理权涉及城管、公安、规划、园林、水利和环保等多个部门。极易造成某些部门不负责任随便审批,出了问题就互相推诿。哈市政协委员鲍功民建议,哈市应该按照《哈尔滨市户外广告管理条例》严格把关,真正承担起检查监督的职责。这样的美好愿望要在彻底清理整顿牌匾、广告灯箱及宣传栏等户外广告的基础上,特别是对一、二类街道上的牌匾灯箱广告要统一规划高度,甚至对长短、宽窄的尺码都应当进行限定,并定期进行清理,避免污损,从而符合城市景观的整体效应。冯洪滨表示:“整治户外广告需要一次秋风扫落叶式的行动。”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