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年底扣钱年头走中小企业“险招”难留熟练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15:20 公益时报

  - 本报记者 李小健

  前不久,眼看着春节就要过去了,李亮前前后后和亲戚朋友们打听了好多次,仍然没有确定买哪天的火车票南下广州。

  2月28日,他与家人一起商量后,决定依旧回广州增城成美玩具制衣厂工作一个月,把年前被扣押的500元工资拿到手就立即辞工,再寻找新单位。

  数百人被扣月度工资

  今年18岁的李亮,在广州成美玩具制衣厂做工已有一年。工资是按件来计算的,多劳多得,如果经常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一个月可以拿到千元左右的工资;如果不加班,一个月的工资一般就只有五六百左右。

  去年年底,李亮给家里寄回了6000元。这完全是李亮攒下的辛苦钱,因为他去年一共只花了约1000元左右的生活费。

  “本来应该可以给家里寄回6500元的,厂里在放假前还扣押了我500元。”李亮说。

  2007年1月30日,工厂里四川籍的近百来名员工准备回家过春节,在领工资时,被财务人员告知:每人扣押一个月工资,年后回厂才能发放。如果年后不回来,这笔钱就被扣除,任何人不得代领。

  凭什么扣押一个月工资?大家都觉得莫名其妙,为此工人们和厂方交涉到了深夜3点多,最后还是无奈而散。

  跳槽的念头,伴随着大家的议论,得到越来越多的呼应。一年以来,令李亮他们感到不开心的是,工厂在计算工资时很不透明,不公开计件单价,常常少发工资。往往员工自己去核实时,很多时候都能查出自己被莫名其妙地少算工资。而对于这种情况,工厂一般不会补发,只是给予一点点误算补偿。李亮就碰到过几次,其中一次少算了近200元工资,核查出来后,厂方才补加了50元工资算是补偿。

  这是所有员工最难以容忍的。该工厂包装部一位员工说,他所在的部门肯定有为数一半的员工离开,暂时不离开的也都是打算在拿到被扣押的500元工资后,就和李亮一样重新换工厂。

  在珠三角众多中小企业中,李亮和成美玩具制衣厂之间的纠纷,仅仅是一个缩影。员工频频换厂,企业每年都要面临招工困境,已经成为珠三角老生常谈的问题。

  扣押工资普遍存在

  在这些工厂的老板眼中,外来打工者老实本份、文化程度不高、

维权意识不强、不敢在外地惹事的特点,恰好可以被他们以利用。

  在广州成美玩具制衣厂,被扣押500元工资的员工逾300多人。对于工厂为何扣押这笔工资,厂方并没有事先向全体员工公示,也没有解释理由。扣押500元,就是工厂理所当然的行政令。

  同在该工厂打工的凌波告诉记者,工厂所有员工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扣押工资。员工之间盛传工厂是为了阻止员工年后辞职,才采取了这一不合理的办法。

  记者通过电话向成美制衣厂求证时,工厂办公室职员王先生否认工厂有扣押员工工资这一事实,他认为,不排除同行向外乱放谣言:“附近玩具厂家比较多,同样严重缺人,导致各个工厂为招满员工采取各种手段,甚至同行之间相互诋毁、攻击。”

  事实上,用扣押工资方式来胁迫员工继续回工厂做工,这种做法在增城、

东莞等珠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中非常普遍。广州白云区聚丰鞋厂也采用了年前扣押工资这一做法,因职务不同、工资待遇不同,分别扣押不同数额的工资,最多的甚至达千元左右。

  “公司无缘无故地扣押员工工资,是不合理的,属于违法行为。”增城劳动和保障局监察科王小姐告诉记者,工厂如果是因资金流转困难等问题需要扣押员工工资的,必须事先公开扣押原因并征得员工同意,否则就违反了劳动法规。

  据王小姐介绍,春节前后,他们接到员工工资被扣押的投诉非常多,达到几百宗。扣押员工工资往往被称为“风险金”。由于劳动部门人手少,没办法逐个企业进行彻查监管,因此有不少企业在用工方面存在违法行为。

  收入未达最低水平

  “民工荒”一直是珠三角企业面临的困惑之一。据广东省劳动部门对全省303家企业用工定点抽样调查的结果,2006年全省六成企业面临严重缺工,平均每1.5个岗位争夺一名求职者;平均每招进一个工人的同时有0.73个工人流失,制造业、批发

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劳动力供给不足居前三位。

  如此以来,这些企业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每年都为节前后的人手紧张犯愁,想尽各种办法都是徒然。即使是冒着扣押员工工资的违法风险,也难以奏效。最终的局面仍然是:企业用工难以为继;员工找不到合适、稳定的工作;地方劳动部门的监管难度加大。

  在《劳动法》中有规定,员工辞职必须提前一个月告知厂方,而员工一般是说走就走,因此,在发生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员工这一做法也不恰当。

  但李亮、凌波告诉记者,厂里绝大多数员工都没有签劳动合同。劳动局来查时,工厂管理人员就通知他们到外面去玩,以躲避检查。交给劳动部门审查的工资条也是伪造的,按照8小时工作制来说,实际上很多人都达不到每月690元(增城现行最低工资)水平。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社会责任研究专家认为,珠三角地区上万家企业面临采购商的验厂、员工福利、工作生活环境等压力,一些尚未波及的中小企业应积极加强公司软环境建设。

  劳动部门检查发现,企业用工不签劳动合同,不提供各项保险,福利待遇差等现象很多,需要严格监督。“今年我们招聘一部分工作人员,将在下半年对各个企业的劳动合同签定情况做详细备份。”王小姐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