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央视《社会记录》:5807次列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6日15:25 央视《社会记录》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3月5日播出5807次列车,以下为节目内容。

  阿丘:春运即将走向尾声了,这几天有关铁路运输的新闻里,有一条新闻格外让人揪心:上周三,新疆南疆线上的一列火车遭遇十三级大风袭击,由于瞬间的超强风力,火车竟然被大风吹脱出轨,翻下路基。

  黑屏字幕 照片叠出:1、乌鲁木齐——阿克苏 2、列车翻倒

  资料,图片

  2月28日凌晨2时05分,由乌鲁木齐市开往新疆南部城市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在吐鲁番境内南疆铁路珍珠泉至红山渠站间42公里300米处遭遇大风袭击。

  解说:事发后约两个小时,临近事故发生地最近的托克逊县的消防人员以及铁路、公安、武警、消防、医务等近千名救援人员赶到现场,顶着狂风,营救车厢内的乘客,

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奉命率工作组紧急奔赴新疆事故现场组织指挥救援,用9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将所有被困旅客解救出来,36小时后,南疆线重新开通。

  阿丘:这起事故,最终导致4位旅客不幸罹难,不少伤者目前还在

医院中接受治疗。 大风能把火车吹翻!这原本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眼前,我们除了感叹天灾的不可控制,承受生命离去的痛苦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感受呢?

  现场外景,推土机 吊车

  解说:这些躺在铁轨旁边,已经残破不堪的庞然大物,就是2月28日凌晨5807次列车脱轨侧翻的11节车厢。其中除了最后一节是行李车厢,其他10节都是卧铺,事发当日,里面有600多位旅客。在火车90度侧翻之后,他们手脚并用地从那些破碎的窗户,被撬开的车门里,被救援人员接出来,结束了这个惊心动魄的旅程。

  倒在地上的卧铺车厢特写

  阿丘:我们的记者在事发当地寻访到了这次事件的亲历者,今晚,我想请你来聆听他们的讲述,随同他们一起去感受5807次列车最惊心动魄的12小时,体会这12个小时内的苦痛和温情!

  影像:破损的车厢;大风;

  宿传义:石头,沙子打到了那个车厢上,刚好从北面刮过来这个风。我们火车是横穿这种风速的,锋芒,风的方向。所以它摩擦的这种呜呜,或者刷刷的这种声音很大。

  记者:你见过,你见过那么大的风吗?感受过那么大的风吗?

  宿传义:我在新疆这是第一次。虽然我南北疆都跑遍了,也遇到过一些大风。

  解说:宿传义,5807次列车7号车厢的乘客,他还有另外一层身份,新疆电视台记者。2月28号那天,他原本接到台里的任务,去阿克苏出差,但没有想到,火车刚刚开出乌鲁木齐三个小时左右,灾难却不期而至。

  宿传义:推测的话,至少有指头这么大。要不然的话,它打得头上不会那么疼,要不然的话,它不会把窗户打烂。这个力量必须要有一定的力量,比较大,它才可能,所以有可能还比我,推测的还要大。

  空镜 飞石 铁路

  解说:宿传义乘坐的5807次列车,是从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在这条沿线上,要经历新疆有名的三十里风区,有谚语戏谑说,这里一年只刮一场风,从春刮到东,风力常常达到八级以上。历史上,火车被大风掀翻的事故也不是一两次。2001年,一场12级以上的大风把停着的11节列车车厢刮下路基;去年4月9日,开往北京的T70次列车也在这个地区遭遇12级大风,列车的250块双层玻璃被打破。宿传义虽然了解这个风区历史,但他没有想到比以往更大的灾难,就要降临到他们身上。

  宿传义:有人喊,快起来,快起来,大家一块儿来堵窗户。

  记者:堵窗户?

  宿传义:堵窗户,因为还迷糊着呢,醒过来之后,就感觉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都是沙土,很呛人。然后随之耳朵听到这个,沙子那个打到那个时候,意识到不好,遇到大风了。等我们把那个窗户堵好之后,也同时在喊其他人, 喊其他乘客。当时喊的是说是男人赶快起来堵窗户。是男的, 是男人赶快起来堵窗户。

  空镜穿插

  宿传义:它那个窗户,我看后面可能有四、五个人在堵,要不然它堵不住的。

  记者:也是扯了一个棉被。

  宿传义:棉被,盖的一床棉被。因为一床棉被它的大小刚好可以堵一个窗户。

  记者:现在就是说可以想象这样一幅场景,几乎在每个窗户前面都站有好几个人。

  宿传义:不是几乎,是所有的窗户跟前站的都是人。

  空镜

  阿丘:就在七号车厢的车窗被刮破的同时,其他几列车厢的窗户也相继破裂,事后看来,窗户被狂风打碎,正是灾难降临的一个预兆,车窗破损后,列车的受力陡然增大,还在行进中的列车开始摇晃起来。几分钟后,七号车厢的窗户虽然在几名旅客的努力下被堵了起来,可就在这时,列车突然陷入了一片黑暗。

  宿传义:列车突然开始抖动, 反正就是感觉身子这样来回晃,根本立脚不稳,这个力非常猛。站不稳,当时脑子里一个反应,就是风,这个风太大了,把火车刮得,不会,不会翻车吧。

  影像:夜里混乱的现场;狂风

  解说:28日2点05分, 5807次列车的11节车厢被狂风吹出铁轨,轰然倒在戈壁滩的斜坡上。

  因黑

  太平间里的香火

  解说:这里是托克逊医院的太平间,被祭奠的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她在翻车事故中,不幸丧生。

  解说:许宏伟是死者小女孩的表叔,事故发生的时候,他带着自己一家三口,和小女孩母女俩人到乌鲁木齐探亲完毕,准备回阿克苏的家。但他的小侄女却永远停留在了托克逊。

  许宏伟:就感觉这个娃娃就是说,一个呢,懂事,还有听话,因为他爸爸在乌鲁木齐工作,这个孩子陪着她妈妈在阿克苏,她妈妈没出事之前还跟我们,就是这个孩子呢,她没有就是说很长眼色,妈妈有时候工作累了回来吃完饭以后就睡了,这个孩子还帮他拖地,帮他弄。

  阿丘:许宏伟从乌鲁木齐上火车的时候,是跟自己的表弟说好的,要照应母女俩。如今,孩子出这样的意外,他跟孩子的父母一样伤心。如今他仔细回想,觉得事情的发生不是没有预兆的。

  许宏伟:我就看到一个列车员在哭,我走过去我说你哭什么?

  记者:一个列车员在哭。

  许宏伟:一个列车员,一个小姑娘,但是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我们3号车的列车员,我还问她,我说你哭啥。她说我们那个车的玻璃打烂了。我当时在想,玻璃打烂了是不是他们那个地方比我们这个地方严重,我还在庆幸,我们这个玻璃虽然外面烂了,里头没有烂,我还在想还有一层,所以我当时我就又回来了。

  阿丘:许宏伟当时隐隐觉得有些不详的预感,可路过的列车员安慰他们,让他们安心休息。而车上的睡得迷迷糊糊的人们也没有全部醒来下地。翻车,就在刹那之间发生了!

  风声 闪黑 几张照片

  3号车厢

  许宏伟:当时我胸部紧紧的贴在保险钢上面我就抱住,当时心里面也必须清醒,因为我是不像别人躺在床上,没意识的。所以我就想着一定要把它抱住,抱不住今天就没命了。那个整个倒了个个,铺下的鞋子到顶上去了,铺下放的箱子也到顶上去了,因为它是在上铺,他翻过来以后,他就跑到底下去了,底下,他说他出不来,卡住了,我说你要出来,你不出来不行,后面我就拽他手,一拽他就用劲,他就出来了一其实他并没有受到什么伤,包括还有一个女的是吧,我也一块儿把他拽出来了,拽出来以后,

  阿丘:翻车以后,警察出身的许宏伟下意识地开始救人,与此同时,他也连忙清点自己一家人,这一清点不要紧,老许突然发现,自己的小侄女不见了。

  许宏伟:然后我就找的时候呢,刚走到那个底下的时候,一个女的把我腿抱住了,她因为当时她是坐在那个地方,一把抱住以后,他说大哥,求求你,救救我。

  解说:原本要寻找自己侄女的许宏伟,突然被别人抱住,这位女士是被甩出窗外受伤的,老许虽然挂念自己的侄女,还是先把这位女士救了出来。之后,他终于在相隔自己卧铺车厢几个窗户的卧铺间里找到了侄女,翻车时,她也被甩到窗外,又被人拽回车里。

  许宏伟:我就看到我们这个娃娃嘴巴里面咕嘟咕嘟往外冒血,然后我一看,当时我心里面想,这个娃娃伤的不轻。

  阿丘:就在许宏伟为自己的侄女人工呼吸做抢救的时候,车厢里镇定下来的乘客很快地拨电话报了警,119、110、120,把人们能想到的警全报了。起初,119接线员不相信火车能被大风吹翻的事情,以为有人恶作剧,但旅客接连的报警马上引起了重视。2点28分,,也就是事故发生后的20分钟,托克逊县的交警大队的干警火速赶往现场。

  字幕:2点05分 7号车厢

  宿传义:哭声有,喊声有。都是。车翻了,车翻了,这个声音就是不断地,然后又互相喊的,然后说没事吧,没事吧?都有这样子随便喊。

  记者:是不是都在找自己的亲人?

  宿传义:对,是这样的。

  记者:当时都在喊什么,你记不记得?

  宿传义:当时就是喊,车翻了,这是一句话。然后有小孩儿的哭声,有老人的,就是说喊着自己儿子,或者闺女这种声音。有女的人的那种喊自己丈夫的声音,也有年轻人的一些声音。就是说,比较混乱,嘈杂。

  7号车厢

  宿传义:我一米八二的个头。我脚捱不着东西,向左,向身体的左右来蹬,蹬不到东西,蹬到东西没有受力点,我也不敢往下跳,我不知道下面有没有人。我担心我自己要乱蹬,我会踢着别人,因为当时我穿着鞋子呢,穿着皮鞋呢。 然后我就,我就赶快问底下,我的脚底下,就是说,我脚底下,下面有没有人,有没有人。我不能老是吊在这儿。

  阿丘:宿传义说自己是幸运的,在火车翻车后,他没有受一点伤,而清点周围的旅客,整个七号车厢,没有一位旅客罹难,甚至连重伤的旅客都没有。

  宿传义:这个烂的窗户,真是救了我们大家。我觉得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大家都醒着,绝大部分人都醒着。这样当车倒的时候,我们有一个本能的自救的一个反应,所以,这两点应该是救了我们的命。

  解说:就在宿传义他们为自己庆幸的同时,救援队伍正火速赶往出事地点,托克逊县距事故地点虽然只有40公里,但当天晚上,狂风裹挟着沙尘,道路上的能见度只有5米,所以车子的行进也异常艰难。

  子幕:2点30分 3号车厢;

  许宏伟:当时因为天黑,我也没有去看,我就感觉到好象手上有血,我心里面就感觉不妙,这娃娃伤的比较重,嘴巴在不停的冒血,喊她也不答应,连哼的声音都没有。

  解说:受了委托要找侄女的许宏伟回到了自己所在的车厢,他没敢把侄女的情况告诉自己的孩子妈妈,而是撒了慌,说女孩在别的车厢里。

  许宏伟:我当时想到就是说如果我讲到她娃娃不行了,她肯定不会走的,那么大的风,她会一直陪着她,我想活着先想办法转移,那个环境怎么说,翻车的过程很短,而救援的过程很长,其实就是能不能撑过去,很难说。

  阿丘:这其后,许宏伟把自己的家人和车上其他的乘客一个个拉出车厢,让他们相互抱团避风,自己又回到了车厢里,因为这个小侄女,还没有人能救助她。

  许宏伟:完了以后,我还是惦记我那个小家伙,我又翻到车厢里面去看我们那个小家伙,一看那个小家伙已经凉了,已经凉了,我当时我自己内心在说,我救别人了,我连我自己都救不了,我回去杂跟人家父亲交代呀。

  字幕:7号车厢;

  解说:7号车厢安静下来以后。宿传义再次想到了自己的记者身份,他准备马上开始采访拍摄,这个时候,他从包里摸到了自己随身携带的药品。

  宿传义:然后就接着手机的亮光,辨认出这是阿莫西林。然后就问,有没有人受伤了,再确定一下,然后有人说,我的下巴磕破了,然后有人说我的手磕烂了。然后我说,我这儿有阿莫西林,你们要不要,然后那边上,要,你拿过来。然后我们就通过乘客这样,慢慢地传过去。一只手伸到这边那个栏杆上,另外一只手从那边拿。就是摸索的传递。当时这种传递药的,一方面传递的是一种药,另一方面可能传递的是这种。安慰。或者说是互相的鼓励。现在回想是这样的,当时就是下意识的一种东西,下意识的一种做法。也没有想别的。没有想这个药能不能起作用。

  阿丘:这次药品的传递不是惟一的一次。在当时零下的气温条件下,车厢里因为有破漏的窗户而寒气逼人,在漆黑的车厢里,人们尽可能的互相取暖,分享卧铺车里所有的被子。

  宿传义:那个石头啊,砸车底,它现在应该是砸车底,但是呢,霹霹啪啪的声音,那个风的吼叫声还是不断。弥漫在空气中这个灰尘,沙子,那个沙子是越来越浓。然后我们大家,我就想着,能不能靠近窗口的一些乘客,给一点单子。然后刚好就是问,谁有单子,然后大家也反应过来了,就把单子都捐献出来了,一个一个传,一个一个传,传给那些,不光是单子,还有被子,传给那些靠近破碎窗户的那个乘客。没人说话,当时都冷,但是把自己被子,在这种环境,把自己被子什么都传给,都捐给别人。

  解说:在这两次热情的传递之后,宿传义借助以位旅客微弱的手电光,对现场进行了拍摄和采访。

  乘客的采访:

  宿传义:时车翻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感觉?

  乘客:我心都快跳出来了,吓得都说不出话来了,你叫我我也不知道了。

  子幕:四点零一分

  警车的亮光远远地来了

  宿传义在现场的采访

  解说:事故发生后的两个小时,第一批救援队员终于赶到现场,不久,托克逊县的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甚至运钞车都赶来了。困在车里的六百名乘客,终于看到了希望。

  纪实

  阿丘:不过,非常遗憾,当救援队员赶到的时候,老许的侄女已经死亡,但托克逊县里的120车还是用最快的速度,把孩子的遗体运到了县医院的太平间。这时,孩子的母亲仍然不知道自己的女儿已经去世。老许要面对自己的表嫂,而救援队员则要面对一场前所未有的救援。明天这个时候,阿丘将继续为您讲述5807号列车的故事。请继续收看。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周一至周五22:30首播,次日9:30,15:30重播

  Email至shehuijilu@vip.sina.com或shehuijilu@vip.sohu.net提供新闻线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