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中介敛财术都耍啥招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00:40 大连晚报

  中介敛财术都耍啥招数

  ■本报记者 卓升 通讯员 陈浩

  一些不良房屋中介总爱耍些手段欺诈消费者,以此牟利。据西岗区消协秘书长赵桂美介绍,西岗区便有511家大大小小的房屋中介提供居间服务,由于行业运作不规范,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导致这一领域的问题日益突出。近两年,西岗区消协就接到关于二手房中介行业的投诉1537件。

  合同中规避中介责任,口头约定更难履约

  去年9月,刘先生通过西岗区一家有一定规模的中介公司购买了一套住房,购前经纪人告知房屋建于1993年。他在与中介公司签的合同中写明:中介方负责提醒双方结清水、电、煤气、有线电视等相关费用。但当他住进新居不久,了解到房屋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建的,而且取暖费已欠了5年,不算滞纳金也得补交好几千元。刘先生与该中介交涉,中介提出房屋交易以实物为准,否认经纪人曾告知过准确年限;对取暖费欠费,中介只是有提醒义务,但没有支付责任。此时刘先生才意识到,在合同的责任条款中,关于房屋信息真实性保证和费用承担的主体都与中介无关,所以只能通过起诉等手段找卖房方解决。

  ◎消协点评

  消费者签合同时要仔细推敲权利、义务和责任承担条款,可对格式合同条款进行必要的补充和修改。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当出现不能履约或合同履行中发生争议的情况时,包括房屋年限、房屋质量、代办产权、附赠面积等口头承诺的合同内容,往往无法取证,成为房屋居间服务领域制约消费维权的一大障碍。

  低报交易价格赚税差,背靠背交易赚差价

  前不久,刚买完房子的王先生从西岗区一家中介公司索要税票不成,遂到西岗区消协投诉。消协经调查后发现,这又是一起中介机构或经纪人低报交易价格赚税差的典型案例。即,部分中介机构在签订合同时采取大包方式,将房价、中介费用、税款等进行捆绑。在交易完成,买方领取房证时会回收合同进行销毁,而且不提供给消费者办理交易手续的相关票据。

  ◎消协点评

  消协提醒消费者,买房子要尽可能与房主见面谈妥相关事宜,并看到房屋权属证明后,再签订合同,不要靠中介从中带话。买卖契约中的房款价格一定要真实,并与居间服务合同一致,交易完成后及时索要各种交易票据,否则自身利益将会受损。

  用代为保管的购房定金获利

  消费者张先生通过西岗区一家中介公司购买一套房子,交了1万元的定金,放在中介手里。在事后的交易中,中介公司在收费上欺瞒了张先生,他一气之下提出不买房了。中介告知定金和中介费均不能返还。张先生想找卖方谈定金的问题,中介也不给联系。张先生后来自己想办法联系上了卖方,卖方表示可以不要定金。但中介却一口咬定卖方不同意返定金。卖方碍于房证等证件在中介的手里,不愿出来与中介对质,事情就这么悬着,最后买卖双方谁也没有得到定金。赚了中介费,又得了定金,中介公司成了交易中的赢家。

  ◎消协点评

  目前,由于买卖双方互不信任,中介代收定金的情况比较普遍,但个别中介却拿定金当获利手段。消协建议消费者,购买二手房首选社会信誉较好的中介机构,其次在交付定金时,索取加盖公司印章的代收凭证,不要接受白条,并保存证据。如果后期缴纳房款,可要求定金与其他房款一并做资金监管,保证定金的安全性。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