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纯天然≠无污染路边野菜不可随便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03:00 舜网-济南日报

  本报3月6日讯(记者 王恩芹 实习生 石紫)今起我市气温开始回升,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很多人又开始到野外或马路边的绿化带挖野菜,一来图个方便便宜,二来认为它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吃着放心。但营养学家提醒,并非所有自然生长的野菜都是“纯天然”的。

  记者今天中午在小纬六路、博远广场附近看到,几位上了年纪的市民在绿化带内采挖野菜。据介绍,在马路边生长的野菜,因其长期遭受汽车尾气的污染,导致铅、汞含量偏高,如果长期食用,可能导致慢性中毒。而在公园灌林丛中生长的野菜,由于被喷洒了防治病虫害的农药,如果随意服食,也极容易引起呕吐、胸闷、头痛等症状。另外,不同的野菜有不同的食用方法,有些适合洗净后生食,如苦菜,凉拌或者蘸酱吃就可以了,而有些则是加热之后才可以食用,比如荠菜。如果混淆了野菜品种或是食用方法,后果不堪设想。面对不认识的野菜,更不要轻易采挖。通常远离垃圾堆、水源污染地及繁忙马路的开阔郊外是采摘野菜的理想地点,但即使这样,为了安全起见,食用前最好把野菜放在清水里浸泡两个小时以上。采摘时要以一天的食量为标准,最好是现采现吃,久存不但不新鲜,而且营养成分减少,味道差。

  营养专家通过本报提醒市民:“纯天然”不代表“无污染”,更不代表“纯健康”。少量吃野菜,有益健康。但食用不当,却会适得其反。建议市民以健康为重,路边的野菜也不要随便采食。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