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小区花坛四季鲜花盛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03:07 新闻晨报
□晨报热线记者郭文

  昨天寒风瑟瑟,可浦东新区牡丹路259弄小区,一个约200平方米的花坛里却是鲜花盛开,绿草满地,俨然一派春暖花开的美景。在该小区生活了6年的王小姐致电晨报热线,感谢59岁的小区居民汪超龙精心打造花坛3年,让原本一片杂草地如今成了小区居民闲暇休憩的首选地。

  冬日里感受春天的温暖

  记者刚走进牡丹路295弄,就见随风摇曳的大红灯笼挂在树梢。居委干部介绍说,这些灯笼都是老汪夫妇在过年前自己出钱买来装饰花坛里小树的。花坛里,各式梅花竞相盛开,醡浆草铺就的绿色长廊,让人在这个寒冬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老汪说,目前花坛大概种了70多个品种的花草,一些春天开放的花朵现在还都在“冬眠”,这两天风比较大,部分开花的鲜花花瓣都被吹落在地了,他正忙着呵护这些花朵。“一般花坛里冬季看不到花儿盛开的场景,我在栽种树木时,有意识地种了一些冬季开放的鲜花,这样能保持花坛里一年四季有生机。”老汪笑呵呵地说。在老汪的精心栽培下,如今花坛里上百棵树木花草错落有致。

  为了便于大家看花聊天,老汪还特意从外面工地上找来别人废弃的地砖铺在花坛里,居委会也免费提供了3张长凳。“这些地砖分量不轻,都是从外面工地用车子推回来,然后一块块排好,还要颜色搭配和谐,花了几个星期才搞定。”按照他的设想,如今这个花坛工程仅仅是第一期,还有二、三期的花坛工程正等着他去设计开发。

  3年义务为小区当园丁

  说起为建设花坛所花的钱,老汪笑着摇摇头,他自己也已经记不清了。

  2004年,老汪夫妇把家从南京搬到了花木镇牡丹路295弄,当时小区里仅有几棵香樟,花坛里杂草丛生,还有不少长年没有清理的生活垃圾,老人们要找个地方晒晒太阳都很困难。老汪和夫人商量建个休闲花坛,大家就可以坐下来赏花聊天。于是,老汪夫妇动手把一块200平方米绿地里的杂草全部锄干净,随后又到附近的花鸟市场买了数百元的树苗和花种,将这些花种栽进了花坛。

  老汪没想到由于品种选择不当,栽种的树苗里一些昂贵的树种夭折了。买了很多草坪,春天看上去还是绿色的,一入冬,马上就由绿变黄,冬天刚过了一半,草就全部枯死了。但老汪没有放弃,他找来各种书籍,请教专家,最终选择了抗寒的醡浆草,尽管5元一棵价格不菲,他还是咬咬牙买了60棵。如今,醡浆草正在花坛里茁壮成长。

  自从有了这个花坛,老汪每周都要抽两天时间给花草浇水、杀虫,尤其是一到夏天,他就不得不顶着烈日给花锄草,好几次被蚊虫叮得满头是包。3年来,老汪自家的阳台上没有一只花盆,却从未间断打理花坛,大家说老汪将打理自家花坛的时间用来为大家服务了。

  义举感动众人齐相助

  邻居们看着老汪为花坛忙得满头大汗,不少人过来帮忙。年轻的小伙子帮着送土,小朋友则帮着修枝、浇水,甚至在小区里的外来务工人员也尽其所能,出一份力。

  老汪告诉记者,小区里的居民对花坛都很关心,有一名房产老板一下子就买了2000元花种给他,还有的邻居则送来了洗衣粉、太阳帽等,这些“上班族”说自己没时间种花,老汪替他们建了一片绿地,他们只能在经济上出份力了。外来务工人员也送来了梅花等花种,一些人还带来了上海买不到的新品种,每到春节只要回家,他们总不忘带一点种子送给老汪。

  老家安徽的田奇是小区一饭店的厨师,去年过年回家,他特意带来了一棵槐树送给老汪,如今一年过去了,原来的小树苗已经长成一人高了。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