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压岁钱:孩子不能承受之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7日07:33 山西新闻网

  “我今年赚的压岁钱比去年多300元,有1600元,在我们班里应该是属于中等水平,我同桌比我多赚1200元。”6日,太原双西小学三年级的小涛这样告诉记者。

  过了正月十五,省城的中小学陆续开学,许多学生还没有从春节的喜庆气氛中“收心”,压岁钱成了他们讨论的热点。据报道,成都市一小学全校800多名学生今年春节压岁钱平均超过2000元,比该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还要高。学校老师呼吁在引导孩子们合理使用压岁钱的同时,要减少对孩子的物质刺激,那省城的中小学生情况如何呢?在迎来新的学期时,学生们把节日的快乐和收获带进校园,与此同时,“压岁钱”的攀比、花费之风也在悄然弥漫,不少问题也随之而来。压岁钱长期以来得以传承,不仅是因为其中蕴含了长辈对晚辈新年的祝福,更是亲朋好友之间感情传递的桥梁。但是,伴随人们物质生活的富足,压岁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压岁钱“分量”的日趋“厚重”使其逐渐丧失了应有的内涵和意义,这不能不引起家长、老师和全社会的注意。

  年后“小财主”渐多

  “有钱的感觉真好!”在和今年上五年级的李春聊天过程中,她显得很高兴,言谈中不时重复这样一句话。拿到压岁钱后,她少量“上交”给父母,大部分自己留着,保守估计也有2000多元,一下子有这么多钱,使她有些“手足无措”,随之,她就开始疯狂地消费:MP4、大型玩具、看电影、各种各样的零食……

  春节过后,像李春一样,许多孩子在收获了长辈对自己美好祝愿的同时,也使他们成为“小财主”。5日,记者随机对三好学校的几个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8名学生中,有6人获得的压岁钱总额高于500元,3人分别为1000元至4000元,1人超过4000元。由于家里亲戚朋友多,今年9岁的小勇过年收到了近3000元压岁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姑姑舅舅、父母的同学朋友一大堆人都给了他压岁钱。最少也是100元,多的有500元。“在我们班里,我赚的压岁钱能排在前几位,同学们都挺羡慕我的。”他很自豪地告诉记者。在记者采访中,像小勇一样,这样的“小财主”大有人在。

  当然,也有一些家庭贫困的学生过年收获不多,丹丹今年上小学一年级,她的父母都是清洁工,由于工作的需要,过年全家也没回老家,她只收到150元的压岁钱。在学校中,她很怕同学提到压岁钱,大家在比较压岁钱多少的时候,她总是默默地躲在角落里。

  压岁钱谁作主?

  孩子的压岁钱是全部没收还是放手不管,这是摆在许多父母面前的一个问题。把钱给孩子又怕他乱花,如果自己安排呢,孩子会觉得父母不尊重他们,面对孩子们鼓鼓的“钱袋子”,不少家长有些发愁。

  “那是给我的钱,又不是给我父母的,有本事他们也去赚压岁钱。”采访中,大多数学生认为父母没收压岁钱不合理,希望留在自己手里。“以前压岁钱是几元,几十元,数目都不大,如今水涨船高,给孩子100元、200元的压岁钱非常普通,500元,甚至1000元的红包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这样,孩子的钱多了,我们做家长的就不放心,总想替孩子管起来,我只给孩子留了很少的零花钱。”一位家长基本上没收了孩子的压岁钱。“我儿子今年收的压岁钱太多了,我问他要,他就是不给,最后我和他爸一商量,趁他睡着后才悄悄拿到手。”张女士的儿子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她告诉记者,孩子大了,自己有了主见,收到压岁钱,自己就开始打“小算盘”,但为了不让他养成乱花钱的毛病,更怕他受到一些不良诱惑,他的压岁钱也被家长没收了。

  积极引导有学问

  “我儿子喜欢上网,春节期间,他把赚来的压岁钱都扔到网吧里了,根本就不听我的话。”一位家长对孩子乱花压岁钱感到很无奈。“我们同学前几天过生日请我们吃饭,花了500多元,全是自己的压岁钱,我过几天也要过生日,可我的压岁钱都上交了,和妈妈要300元,她都不给。”和同学一比较,小娜感到有些委屈。太原五中的刘老师认为,由于压岁钱来得太容易,再加上他们年纪小,花钱没有自觉性和理财意识,一些孩子花起来既盲目又不节俭,而且会互相攀比,如果家长不及时加以引导,“压岁钱”也暗藏着不小的隐患。

  为此,根据他长期当班主任的经验,他建议家长可以到银行用孩子的名字开立一个活期或定期存款账户,并可借机教孩子一些理财小常识,让孩子从小形成积累财富的意识。如果借压岁钱的管理规划,让孩子亲身参与和感受财富积累与合理花费的过程,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理财意识,是教育孩子的大好契机。另外,现在保险公司的险种很多,为孩子买保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家长可以依据自己的情况为孩子去选择,比如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解除孩子健康成长和升学成才的后顾之忧。

  刘老师认为,对于家庭条件比较富裕的孩子来说,通过压岁钱可以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精神,引导孩子把“压岁钱”用到更加有意义的地方,比如说帮助身边生活困难的同学、孤寡老人,或者直接捐献希望工程,帮助失学少年儿童上学等。也可以引导孩子用“压岁钱”买些书刊报纸、文具、学习桌等学习用品。

  本报记者邓伟强

  (编辑:徐舜)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